第875章書生造反十年不成
小胡子已經多次用行為表明,他的承諾一文不值。
針對英法聯軍,德國也在分化拉攏。
賣隊友是英國的傳統技能,英國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張伯倫雖然還在努力爭取和平,英國本土的主戰派已經占據上風。
魏剛剛的很,寧愿和德國人媾和,也不會讓英國人如愿。
英國的如意算盤是任由歐洲大陸消耗,英國坐收漁翁之利。
法國人也不傻,不會再用一代人,維持英國所謂的大陸均衡。
這就是貝當安排戴高樂去北非的原因。
上一次世界大戰,意大利反復橫跳,最終不僅成功逃脫戰后清算,而且還撈了個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
法國這一次有樣學樣,不管最終是德國獲勝,還是俄羅斯獲勝,法國都是勝利者。
在英國國內,贊成和德國進行談判的人也不少,所以英國議會針對張伯倫發起的不信任案,并沒有通過。
理論上張伯倫還可以繼續擔任英國首相。
實際上張伯倫自己也很清楚,他大勢已去,繼續執政只能是自取其辱。
4月9號,德軍向挪威發起進攻,挪威戰役爆發。
同日,張伯倫向喬治六世遞交辭呈,辭去首相職位,并推薦丘吉爾擔任英國首相。
喬治六世接受張伯倫辭呈的同時,按照張伯倫的意思,授權丘吉爾組閣。
看看人家這國王當的,毫無一絲煙火氣,給予首相完全的尊重。
這樣一來,丘吉爾帶領英國贏得戰爭,榮譽屬于國王。
如果輸掉戰爭,那就是丘吉爾不爭氣,沒能力。
俄羅斯如果輸掉這場戰爭,大概率是瓦西里背鍋。
所以瓦西里對于俄羅斯的備戰,比喬治更重視。
德軍主力回師后,喬治命令俄軍主力從波蘭撤出,只留少量部隊監視德軍,俄軍主力集中在俄羅斯境內布防。
瓦西里想將防線前移到俄德邊境,這樣俄軍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揮軍攻入德國。
喬治不同意防線前移。
小胡子跟喬治很有默契,在瓜分波蘭后,德軍主力同樣從波蘭撤出,在波蘭境內只留少量德軍監視俄軍,布置在北線的防御部隊只有20個師。
攻擊挪威的德軍部隊只有7個師,總兵力大約10萬人。
挪威的防御部隊除英軍之外,還有6個挪威師,總兵力約10萬人。
10萬打10萬,又是客場作戰,喬治本以為會有一番龍爭虎斗。
英軍行動遲緩,從3月份就決定援助挪威,至德軍發起攻擊前,抵達挪威的英軍只有不到3萬人。
在攻擊波蘭的過程中,德軍的閃電戰術發揮了巨大作用。
這一次打挪威,德軍又玩起了空降,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派傘兵空降到奧斯陸,配合空軍的轟炸,奪取這座挪威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挪威軍隊頂不住德軍的進攻,不得不放棄沿海地帶,退往內陸地區固守待援。
新鮮上任的丘吉爾不僅沒有督促英軍加速行動,以更大的力度援助挪威。
反而以英軍運輸船隊遭到德空軍和海軍攻擊為由,將已經抵達挪威的英軍撤回。
消息傳到挪威,前一天還在堅持作戰的挪威軍隊士氣瞬間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