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大開眼界,原來人可以無恥到這種程度。
和波蘭戰役期間一樣。
德軍進攻挪威期間,固守馬其諾防線的法軍還是沒有向德軍發起進攻,繼續靜默。
6月10號,挪威戰役結束。
“太棒了,今年不會再爆發戰爭。”
瓦西里從德軍的效率出發,認為德軍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對挪威和丹麥的消化。
“丹麥和挪威不是波蘭,德軍不需要那么長時間。”
喬治冷靜,丹麥是主動投降,完全不需要消化。
挪威現在最恨的不是德國,搞不好是見死不救的英法聯軍。
所以現在喬治擔心的是,挪威會派出軍隊隨德軍進攻法國。
讓喬治沒想到的是,隨著德軍擊敗挪威,俄羅斯國內要求和德國結盟的呼聲再起。
阿爾法特工經過多方調查,確定這些大聲疾呼的人,跟國外勢力沒有任何關系。
這就頭疼了。
如果又是受國外勢力資助,不用喬治動手,瓦西里會將他們送往西伯利亞種土豆。
現在這幫人的出發點是為了俄羅斯利益,打也不是,罵也不是。
這幫人的理由也很充分。
德軍瘋狂出擊,連續吞并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以及挪威,實力迅速增長。
俄羅斯只跟著打了一次,就分到半個波蘭。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德國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法國。
如果俄羅斯無動于衷,德國在吞并法國之后,將真正擁有威脅俄羅斯的能力。
讓喬治和瓦西里都感覺棘手的是,要求和德國結盟的聲音越來越大。
世界大戰結束后,俄羅斯通過和德國的合作,吸納了超過十萬德國人加入俄羅斯國籍。
現在的問題是,按照喬治和瓦西里的計劃,俄羅斯將在德國擊敗法國的同時,主動向德國發動進攻。
在經濟上,德國已經和俄羅斯結盟。
如果俄羅斯主動向德國發動進攻,那么就是俄羅斯主動背叛和德國的盟約,不僅失去國際輿論上的支持,而且還會引發俄羅斯國內德裔的強烈反對。
總不能到時候學美國人,把已經加入俄羅斯國籍的德國人都關進集中營。
現在擺在喬治和瓦西里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背信棄義,要么失去先機。
“這并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我們必須從俄羅斯的利益出發,在有必要的時候,將任何持反對意見的人送往西伯利亞。”
瓦西里果斷,事關俄羅斯的命運前途,決不能心慈手軟。
“從現在開始,對出版物實施更嚴密的管控。”
喬治重視輿論,即便把那些德國人都關進集中營,也要將影響力降至最低。
對于那些呼吁和德國結盟的俄羅斯人,喬治也沒有忽視。
這些人中間,可能有人別有用心,大多數是堅定的愛國者。
喬治將他們中的一部分請到尤里耶夫宮,傾聽他們的聲音。
“柏林正在做我們一直想做,但沒有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