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受《凡爾賽和約》限制,德軍不準保留重武器,連重機槍都不允許保留。
于是德國將數以萬計的火炮和重機槍作為賠償移交給俄羅斯。
“先不要開火,等敵人上了橋之后再開火。”
亞歷山大希望能充分發揮馬克沁的威力。
受俄羅斯影響,德軍的進攻方式,有明顯的俄羅斯風格,稀疏的散兵線,可以最大程度分散守軍的火力,減少傷亡。
這些波蘭士兵是在波蘭投降后才加入德軍,由于是炮灰部隊,并沒有得到最嚴格的訓練。
眼看幾十名士兵涌上石橋,亞歷山大一聲令下,機槍手只打了一個長點射,橋上已經沒有了人影。
對于這個結果,特爾施根特并不意外,這很俄羅斯。
俄軍的軍事操典里,對這種情況并不是沒有對策,此時煙霧彈能對攻擊部隊起到良好的掩護效果。
嗵嗵嗵——
迫擊炮發射煙霧彈的同時,繼續對要塞進行炮擊。
這一次攻擊的士兵總算突破石橋。
可是他們剛進入石橋對面的廣場,就遭到密集的手榴彈轟炸。
“繼續進攻!”
特爾施根特面無表情。
和尼古拉要塞一樣,俄德戰爭剛爆發就進入白熱化。
在長達近1000公里的戰線上,數百萬軍隊殊死搏殺,俄裝甲第21師,和德裝甲第7師在波茲南附近遭遇,棋逢對手。
德裝甲第七師的指揮官,同樣是曾在俄羅斯學習過的威爾茨。
威爾茨麾下的第七師,一共裝備了80輛裝甲戰車,數量比俄標準裝甲師裝備的戰車少了40輛。
由于德軍裝甲戰車都是近年剛剛生產的,從性能上來說,雙方相差無幾。
都是同一個體系教出來的,戰術都一樣擯棄了傳統的步坦協同。
俄軍優勢是更多的裝甲戰車,和更強的火力。
德軍的優勢則是20輛最新研發的戰車殺手。
俄羅斯的實力雄厚,德軍的戰車數量遠不如俄羅斯,只能從技術上做文章。
德軍的戰車殺手裝備了最新研發的125毫米戰車炮,依照德軍對俄軍的了解,可以擊穿俄軍目前列裝的所有裝甲戰車。
讓威爾茨沒想到的是,俄軍裝甲戰車在車體外側,又加裝了一層外掛裝甲。
威爾茨和俄裝甲第21師的師長約洛馬諾夫都自以為有秘密武器,無懼對方的挑戰。
結果卻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短短半個小時,裝甲第七師的戰車損失過半,第21師的戰車損失超過6成。
這下好了,兩支部隊都已經失去戰斗力,不得不退往二線休整。
裝甲部隊的待遇,跟波蘭軍隊肯定不一樣。
和空軍一樣,戰爭爆發后的第一個星期,俄羅斯和德國的裝甲部隊都損失慘重。
俄羅斯損失的裝甲戰車超過1000輛,德軍損失超過700輛。
這種級別的損失,俄羅斯可以承受。
小胡子大發雷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