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的判斷是對的,德軍戰線的缺口,確實是博克和德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格特馮龍德施泰特給俄軍布設的陷阱。
現在的情況對德軍非常不妙。
德軍的戰斗機每一天都在減少,為彌補戰斗機數量不足的缺口,德軍飛行員不得不提高出動頻次,有些飛行員每天要參加5次戰斗。
頻繁參與戰斗,使德軍飛行員疲憊不堪,在激烈的空戰中,一旦因精力不集中出現失誤,后果通常是機毀人亡。
俄軍在和德軍拼消耗的同時,頻繁出動轟炸機群,對德國境內的戰略目標進行轟炸,削弱德國工業實力。
現在戰爭已經從戰術為主,進化到綜合國力的比拼。
博克不得不承認,雖然擊敗俄羅斯的機會很渺茫,但這或許是德國最后的機會。
所有人都很清楚,德國的工業實力遠不如俄羅斯。
一旦陷入僵持,上一次世界大戰的情況或將重演。
“我們的儲備油料,最多只能供我們使用二個月。”
弗朗茲哈爾德中將匯報的情況讓博克心驚肉跳。
“無所謂了,在那之前,我們的戰斗機已經損失殆盡,即便有足夠的油料,我們也無法生產出足夠的戰斗機。”
博克心力交瘁,面對堅守不出的俄軍,博克空有百萬大軍,無處下手。
“我們應該改變攻擊方向,將重點放在南斯拉夫王國。”
弗朗茲哈爾德中將積極尋找對策。
波利斯是喬治的兒子,如果德軍攻入南斯拉夫王國,那么喬治就算再謹慎,也必須派出部隊援助南斯拉夫王國。
只要俄軍離開防線,至少可以給德軍一個公平交手的機會,而不是現在這樣排隊送死。
“好吧,你覺得我們應該派誰去進攻南斯拉夫王國”
博克不敢分兵。
別看俄軍現在堅守不出。
一旦德軍分兵,德軍同樣頂不住俄軍的進攻。
“我們誰都不能去,意大利應該開啟新一輪動員。”
弗朗茲哈爾德對待意大利的態度,和對待波蘭沒什么兩樣。
都是仆從軍而已,意大利并不比波蘭更高貴。
只說戰斗力和戰斗意志,波蘭軍隊甚至比意大利軍隊更勝一籌。
這也正常。
意大利和俄羅斯并沒有真正的仇恨。
波蘭則是和俄羅斯有著深仇大恨,對于波蘭來說,打俄羅斯不用動員。
墨索里尼為了征服阿比西尼亞帝國,動用了50萬軍隊,這導致德軍將領對意大利軍隊的戰斗力普遍存疑。
不僅德國將領存疑,格奧爾基同樣認為意大利軍隊不堪一擊。
意大利王國向南斯拉夫的進攻,被南斯拉夫軍隊輕易擊退。
格奧爾基本以為波利斯會揮師攻入意大利。
波利斯卻并沒有組織對意大利的反攻,這讓格奧爾基非常不滿。
“意大利軍隊在進攻中總是表現不佳,但如果戰斗發生在意大利境內,意大利人為了保衛意大利,會爆發出強大的戰斗力。”
波利斯詳細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和奧匈帝國之間的12次伊松佐河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