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大雪
不把德國人打疼,德國人就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喬治不僅要從軍事上征服德國,而且要從心理上征服德國人,讓德國人放棄逐鹿天下的夢想,接受俄羅斯君臨歐洲的新體系。
小羅斯福理智,認識到俄羅斯在歐洲的優勢已經不可動搖,所以才嘗試和俄羅斯劃分勢力范圍。
英國人不甘心失去對歐洲的影響力,還想拉著美國一起對抗俄羅斯,注定是癡心妄想。
小羅斯福和丘吉爾對喬治承諾,會在兩個月內重新登陸,配合俄羅斯徹底擊敗德國。
喬治相信以美國的實力,兩個月內登陸不成問題。
但是喬治不會給美國人插手德國的時間。
戴高樂統治下的法國,正在向俄羅斯積極靠攏,喬治只需要戴高樂不要徹底倒向英、美,并不要求法國一定要追隨俄羅斯的腳步。
沒有了德國科技人才的輸入,喬治還真想看看,美國如何改變美國工業大而不強的不利局面。
另一個時空的美國,如果不是憑借“登月”扭轉了不利局面,冷戰的結果可就不好說了。
在俄羅斯率先完成發送衛星,并且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壯舉后,當時大量美國人,尤其是美國的科技人才往俄羅斯跑。
直到美國率先登月后,這一情況才被逆轉。
俄羅斯已經完成了首枚太空火箭的設計,正在組織技術驗證。
等準備工作完成后,喬治就會放衛星,告訴人們文明燈塔到底在大西洋哪邊。
隨著攻擊日的不斷臨近,來自德國的消息源源不斷匯聚到亞歷山大。
“我們的傳單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德軍的戰斗意志被極大削弱,逃亡的仆從軍越來越多,整營整連的部隊在一夜之間徹底消失,德國人正在嘗試填補防線漏洞,現在是我們發動進攻的最佳時機。”
安德烈提議提前發動進攻。
“不,還沒到時間。”
喬治不急,既然做出了承諾,就一定要兌現。
戰爭結束后,如何取信德國人,成為喬治能否順利改造德國的關鍵。
小胡子如果不是憑借前期的輝煌戰績,也不可能發動全體德國人,和俄羅斯打一場國運之戰。
安德烈沒有堅持,俄軍不發動地面進攻,不代表不能對德國進行空中打擊。
俄羅斯的備戰,是基于德軍會抵抗到底的前提下進行的,囤積了海量的作戰物資,后方的工廠還在夜以繼日加班加點生產。
雖然俄羅斯政府正在努力調整生產計劃,減少軍用品的生產,將軍工改造為民用。
戰爭結束后,俄羅斯肯定要經歷一波經濟上的動蕩,才能順利轉型。
對于這個問題,喬治也早有腹案。
另一個時空的美國,是憑借二戰結束后的“馬歇爾計劃”,將對歐洲的影響力,順利轉化為對歐洲的控制。
喬治有樣學樣。
戰爭結束后,歐洲會迅速進入重建,這對于俄羅斯經濟又是重大利好,以俄羅斯的資源和工業實力,完全有能力支撐歐洲的重建。
歐洲重建完成后,東亞應該也打的差不多了,到時候俄羅斯還可以繼續參與東亞的重建,156計劃倒過來也不是不行。
和困獸猶斗的小胡子不同,威廉王儲希望在盡可能減少德國損失的前提下結束戰爭。
今年的春天,比往年來的更晚一些,從早上開始,柏林普降大雪,寒風夾雜著雪打在人們麻木的臉龐上,迅速化成水又結成冰,和很多德國人的心情一樣,恍若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