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眼饞
英國在歐洲徹底失勢,可以遷都加拿大。
法國往哪遷
現在歐洲的形勢很明朗,擺明了俄羅斯一家獨大,戴高樂除非是瘋了,才會跟英國人一條路走到黑。
俄羅斯的盟友不管是南斯拉夫王國,還是澳大利亞,都已經融入俄羅斯的經濟體系,找到自己的定位,如魚得水。
澳大利亞在大英國協的時候,被迫接受英國的不平等貿易,忍受英國的盤剝,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連撫恤金都拿不到。
在俄羅斯的經濟體系內,澳大利亞雖然也是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澳大利亞卻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安全,和尤里耶夫大公國抱團取暖,至少無需擔心外敵入侵。
看看波蘭。
再看看維繫法國。
做為英國的敵人是危險的。
做英國的盟友卻是致命的。
英國一旦面臨危險,會毫不猶豫的將盟友拋棄。
卡羅爾在世界大戰爆發前那么折騰,俄羅斯依然沒有拋棄羅馬尼亞,在羅馬尼亞遭到德軍進攻時,俄羅斯毫不猶豫向羅馬尼亞派出援軍。
歐洲數百年來的矛盾,和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密不可分。
戴高樂很想看看沒有了英國這個攪屎棍,歐洲還會不會有這么多麻煩。
對於戴高樂的投誠,喬治欣然接納。
高盧人雖然經常性抽象,比精神分裂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還是好一些。
喬治要建立歐亞大陸新秩序,沒有殖民,沒有壓迫,沒有挑撥離間,沒有利益傾軋,即便沒有征服星空的雄心壯志,也可以不受打擾的生活,擁有自己的小確幸。
人各有志。
喬治沒能力讓所有人都有遠大理想。
但是要努力為擁有遠大理想的人,創造可以實現理想的空間。
第一步先從消除歐洲的矛盾開始。
威廉王儲作為德國代表團團長,緊隨小羅斯福和邱吉爾抵達君士坦丁堡。
喬治沒有把德國代表團關起來,在尤里耶夫宮設宴招待威廉王儲。
另一位客人是戴高樂。
威廉王儲沒想到會在尤里耶夫宮遇到戴高樂,一時不知所措。
幾天前德國和法國還生死相搏呢。
吃飯前要不要先打一架熱熱身
“歡迎來到尤里耶夫宮——”
喬治沒指望威廉王儲和戴高樂相逢一笑泯恩仇。
德國通過普法戰爭,踩著法國的尸體打贏了立國之戰,兩次世界大戰雙方都損失數百萬人,不可能一笑泯恩仇。
也正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讓法國人和德國人都充分認識到戰爭的慘烈。
以后還打不打
“將軍,很高興見到你——”
威廉王儲主動向戴高樂問好。
“殿下,日安。”
戴高樂雖然僵硬,總算有回應。
“先生們,是時候向過去說再見了,我們應該面向未來,開啟一個新時代。”
喬治相信威廉王儲和戴高樂都不是瘋子,只要德國和法國之間的矛盾可以消除,籠罩在歐洲上空的戰爭陰云就將不復存在。
德國和法國都有各自的問題,也都有各自的優勢,完全可以和平共處,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德國在和俄羅斯瓜分波蘭之后,如果就此罷休,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本就打不起來。
法國現在不說徹底躺平,也已經徹底熄了爭霸天下的心思,海外殖民地公投之后,德國和法國的起點都一樣,各憑本事競爭市場,再想搞不正當競爭,得看俄羅斯是否同意。
威廉王儲主動釋放善意,決定進行大裁軍,全國只保留10萬名警察,將國防委託給俄羅斯,邀請俄羅斯在德國駐軍。
威廉王儲的這個模式,和羅馬尼亞王國一樣。
卡羅爾依靠羅馬尼亞軍方的支持才政變成功,奪走兒子的王位。
海倫公主和米哈伊孤兒寡母,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支持,分分鐘被推翻。
海倫公主很聰明,決定和米哈伊常住君士坦丁堡,遙領王位,將羅馬尼亞的安全,全部委託給俄羅斯處理。
卡羅爾時代疑神疑鬼,為了國家安全,在國防上投入大量資金,不僅沒能保證羅馬尼亞的國家安全,而且還培養了一幫實力雄厚的軍閥,對羅馬尼亞的安全構成了真正的威脅。
卡羅爾時代的軍費開支,占據羅馬尼亞王國總支出的大約40%。
省下這筆錢,哪怕送給俄羅斯,海倫母子也會得到俄羅斯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