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誰敢入侵羅馬尼亞,俄羅斯為了羅馬尼亞每年的軍費採購額,也會出兵保護羅馬尼亞。
邏輯完美閉環。
德國也一樣。
兩次世界大戰讓威廉王儲真正認清了德國的地位,德國不具備統治歐洲的實力。
如果喬治可以兌現承諾,讓德國的產品可以進入俄羅斯體系,這就是德國夢寐以求的生存空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工業幾乎被英、法、美、俄瓜分。
德國人只用了20年,再次崛起。
阿道夫上臺后,德國在短短數年內,不僅生產出歐洲最先進的飛機,而且裝甲部隊橫掃西歐無敵手,再次表現出強大的技術實力。
相對於英、法、美,德國在眾多基礎領域擁有明顯優勢,平等競爭環境下,克虜伯即便干不過阿穆爾鋼鐵,打美國鋼鐵公司還是沒問題的。
英國和法國那些小卡拉米,威廉王儲根本沒放在眼里。
“法蘭西會拆掉馬奇諾防線,全面擁抱和平,只維持最基本的兵力。”
戴高樂不得不回應,如果德國真把克虜伯的模式推廣到全國,那法國也要跟著俄羅斯和德國,確立福利制度。
馬恩都是德國人。
共產國際思想為什么會在德國誕生
法國工人頻頻罷工的同時,作為德國工業龍頭的克虜伯,卻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工人罷工之類的事件,這和克虜伯建立的福利體系有直接關係。
被歐美資本視若洪水猛獸的共產國際,對底層民眾非常友好,德國之所以被英法長期污名化,和德國的福利體系有很大關係。
德國成立的時間雖然不久,創立了很多世界第一。
德國不僅率先實行全民醫療保障制度,而且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個養老保障體系。
這兩件事分別發生在1883年和1889年。
德國雖然並不是第一個真正實行義務教育的國家,但卻是第一個將義務教育真正落實的國家。
英國幼童還在通煙囪的時候,德國的兒童正在學校里接受教育。
這就是德國近年科技大爆發的原因。
“我準備在君士坦丁堡成立集體安全聯盟,並且組建聯盟軍隊,負責歐亞大陸的安全。”
喬治將俄羅斯的軍費,納入歐亞大陸的整體安全框架內。
法德都要大裁軍,節省軍費全力發展經濟,應對未來的國際競爭。
俄羅斯肯定也要進行裁軍,但是要維持最基本的兵力。
俄羅斯也要維持福利制度和體系。
所以俄羅斯的軍費,需要由受俄羅斯保護的國家分擔。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軍費常年超過預算總支出的10%,戰爭爆發后直接飆升至80%。
喬治也不要多,只需預算總支出的5%,俄羅斯就可以保證德國不受入侵。
威廉王儲欣然同意。
戴高樂眉頭緊皺。
德國出5%,法國出多少
也出5%,法國國會肯定不會同意,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法國國內很多人就靠軍費過日子呢。
給的少了也不行。
德國和法國這對老對手,即便不發生軍事衝突,以后也會出現很多矛盾。
萬一俄羅斯在德國和法國之間出現矛盾時偏袒德國,那法國的利益肯定會受到損失。
喬治能體諒戴高樂,讓戴高樂先回去商量,這事一天兩天急不得。
瓦西里很生氣,認為法國人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
維希法國還沒有定性呢。
戴高樂現在最擔心的是,維希法國被定性為軸心國成員,那法國就麻煩大了。
喬治的集體安全聯盟,和小羅斯福設計的國際聯盟並不是一回事兒。
小羅斯福設計的國際聯盟是國聯的翻版,是一種磋商機制。
喬治的集體安全聯盟是經濟軍事共同體。
不出所料,集體安全聯盟遭到邱吉爾的強烈反對。
小羅斯福也對集體安全聯盟不滿意,但是並沒有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大不了美國重回門羅主義,美洲依然是美國的后園。
一旦集體安全聯盟得以實現,英國將徹底被歐洲排斥在外。
“如果聯合王國愿意,也可以加入集體安全聯盟。”
喬治對英國的軍費也眼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