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半場開香檳
面對強勢的俄羅斯,可供英國回旋的余地越來越少。
傳統歐洲三強英、法、德,德國已經徹底投降,法國投降輸一半,丘吉爾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
丘吉爾的壓力不僅僅來自俄羅斯,也來自英國國內。
丘吉爾這個戰時首相并不是通過英國議會選舉產生,而是由英國國王直接任命的。
既然戰爭已經結束,丘吉爾的任期也即將終結,英國議會已經有了相關計劃,只要戰爭結束,英國就會立即舉行大選。
隨著斯坦利鮑德溫的退隱,英國國內對丘吉爾威脅最大的,是工黨領袖艾德禮。
世界大戰期間,為堅定英國的抵抗決心,丘吉爾采用了很多極端政策,包括派出軍隊鎮壓工人罷工等等。
雖然丘吉爾堅定的認為,憑借他在世界大戰期間為英國做出的貢獻,他可以輕松贏得勝利,領導英國繼續前進。
但是從丘吉爾日常的表現來看,丘吉爾的信心,并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么多。
讓丘吉爾雪上加霜的是,不僅俄羅斯要求英國允許海外殖民地在“民族自決”的前提下,自行決定自己的命運。
小羅斯福也建議英國應該將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交給國際社會托管。
丘吉爾非常生氣,主動聯系戴高樂,希望和法國重新結盟,共同對抗來自俄羅斯和美國的壓力。
“首相閣下,現實點,即便法蘭西和英格蘭再次結盟,也無法對抗美國和俄羅斯。”
戴高樂不想和英國結盟,更不想得罪俄羅斯和美國。
同盟國還未就維希法國的問題進行討論,這是懸在戴高樂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如果同盟國認定維希法國是德國的同黨。
那么法國將慘遭分裂,戴高樂必須確保法國的一部分成為勝利國。
現在和喬治、小羅斯福唱反調,這事幾乎板上釘釘,毫無回旋余地。
“如果進行公投,法蘭西將失去所有海外殖民地,你將成為法蘭西的罪人,罪無可恕!”
丘吉爾暴怒,感覺自己就像暴風雨中的舢板,隨時可能傾覆。
“你認為只要你反對,聯合王國就可以保住印度別做夢了!”
戴高樂冷笑,英國和法國同病相憐,誰都不用嘲笑誰。
丘吉爾很難過,不知道自己這么長期以來的堅持,到底是圖什么。
法國早早投降,雖然不夠體面,但是避免了法國遭到更大的損失,貝當犧牲了自己的榮譽,維護了法國的利益。
英國堅持到現在,不僅倫敦、利物浦等一大票城市淪為廢墟,英國還欠下美國超過100億美元的外債,至少要還到21世紀。
英國一戰欠美國的錢還沒還清呢。
喬治知道丘吉爾不好搞,這家伙天生是為戰斗而生,不和敵人斗,就和自己人斗,生命不息戰斗不止,沒事情也要折騰點事情出來。
雖然日本還沒有投降,但是對于英國來說,戰爭事實上已經結束了。
和喬治一樣,英國國內對于丘吉爾的執政已經忍無可忍。
在前往俄羅斯之前,丘吉爾和蒙哥馬利討論了和俄羅斯開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