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證據”
喬治好奇。
“沒有!”
瓦西里理直氣壯,美國人的前科太多了。
對于政治家而言,美國總統的危險性是各國最高的。
法國雖然一個星期能換三個總理,總歸是在規則允許范圍內,并不算高危職業。
從林肯開始,詹姆斯加菲爾德和威廉麥金來都是死于槍殺。
哈丁的官方結論雖然是中風,至今仍然有很多美國人懷疑哈丁是被他老婆毒死的。
小羅斯福擔任美國總統后,對美國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個人所得稅一度收到98%,讓美國有錢人苦不堪言。
小羅斯福的威望無人能及,通過正常程序,小羅斯福的敵人不可能將小羅斯福選下臺。
世界大戰期間,小羅斯福的敵人需要小羅斯福帶領美國贏得戰爭,不得不忍耐。
瓦西里堅定的認為,歐洲的戰爭才剛剛結束,小羅斯福的敵人,就迫不及待以這種卑鄙的方式對小羅斯福下手。
“這怎么可能!”
喬治不信,小羅斯福不是哈丁,對美國的控制力無人能及,任何反對小羅斯福的人,都會遭到胡佛領導的fbi的無情打壓。
“你有證據證明美國人不會對小羅斯福下手嗎”
瓦西里冷笑:“還是你以為,胡佛會為小羅斯福復仇”
喬治迅速冷靜下來。
不管小羅斯福是否死于暗殺,這對于俄羅斯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小羅斯福領導下的美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再給小羅斯福20年——不,不用20年,再給小羅斯福十年,小羅斯福就可以把美國改造成共產國際國家,成為俄羅斯的勁敵。
按照美國規定,小羅斯福在任期間去世后,美國總統位置,將由美國副總統哈里杜魯門擔任。
尷尬的事情發生了。
由于小羅斯福太過耀眼,杜魯門身為美國副總統,一直生存在小羅斯福的陰影下,很少公開露面。
哈里杜魯門生于1884,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從35年開始擔任美國聯邦參議員,在小羅斯福的第四個任期內,才開始擔任美國副總統。
除了這些公開的信息之外,阿爾法也無法提供關于杜魯門的更多信息。
和小羅斯福的死亡相比,喬治更關心杜魯門上臺后,美國的對外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
這真不好說。
兩次世界大戰催生了美國的軍工復合體。
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因為軍工訂單減少,美國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引發了后來的大蕭條。
現在美國的軍工企業,比上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更強大。
小羅斯福活著的時候,美國資本家不得不偃旗息鼓,忍受小羅斯福的“壓榨”和“盤剝”。
杜魯門上臺后,還能像小羅斯福那樣壓制美國資本的反撲嗎
喬治不看好。
喬治也是沒想到。
杜魯門成為美國總統后,第一件事不是調整美國的軍工生產,也不是修改美國的對外政策,而是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美國總統最長任期不超過兩屆的潛規則,落到實處。
就說美國人是有多恨小羅斯福吧。
小羅斯福為美國做了那么大的貢獻,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拯救美國于水火。
現在小羅斯福尸骨未寒,杜魯門就修改憲法,防止美國出現第二個小羅斯福,足見小羅斯福對美國的影響力之大。
這么看的話,美國人比英國人更忘恩負義。
至少英國人沒有直接把丘吉爾干掉。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留著丘吉爾,繼續為英國收拾爛攤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