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忘恩負義
誰都沒想到,會議還沒有結束,英國首相卻換了人。
這也正常。
歐洲歷來就有“卸磨殺驢”的傳統,遠有俾斯麥,近有克里蒙梭,丘吉爾并不孤單。
和頑固的丘吉爾不同,新任工黨首相艾德禮更務實,考慮問題會從英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不是像丘吉爾那樣,不顧國際局勢的變化和英國的實際情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現在的情況是,聯合王國已經盡顯頹勢,不僅無法和俄羅斯以及美國競爭,在失去法國這個傳統盟友之后,英國已經失去了左右歐洲局勢的能力。
英國人熱衷戰爭的前提是,戰火不會燒到英國本土。
德國人的火箭讓絕大部分英國人都深刻認識到,即便皇家海軍的實力再翻一倍,也無法阻止德國對英國本土的轟炸。
對于英國的海外殖民地,艾德禮的態度也和丘吉爾截然不同。
隨著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新西蘭的陸續獨立,聯合王國已經名存實亡。
丘吉爾為維護大英帝國最后的榮光,死抱著印度這顆英國國王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不放。
艾德禮對印度的態度是順其自然,如果印度想獨立,艾德禮也不會阻攔。
在競選時,艾德禮提出了一系列競選口號,其核心是在英國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努力保障普通英國人的生活。
和前任工黨首相麥克唐納相比,艾德禮進一步將注意力從國際轉移到國內,鞏固工黨的民意基礎。
喬治也是沒想到,艾德禮來到君士坦丁堡的當天,主動拜訪喬治。
喬治還以為艾德禮是例行拜碼頭。
艾德禮對俄羅斯有很多疑問,人家是真的帶著誠意向喬治請教。
作為工黨首相,艾德禮想模仿俄羅斯,對英國企業實施國有化,讓英國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英國工人提供更多的保障。
“你這樣做,問過上院貴族的意見嗎”
喬治并不認為艾德禮能完成這個工作。
英國現行的經濟制度造成大量重復性競爭,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確實有改革的必要。
問題是英國實施了數百年的君主立憲制度,各行各業都已經形成廣泛的利益聯盟,艾德禮如果想動這些人的蛋糕,搞不好會腦洞大開。
“這是我和鮑德溫伯爵的討論結果,我們一致認為,英國如果不作出改變,將會被這個時代淘汰。”
艾德禮坦誠,改革是英國社會的共識。
也對,如果不是已經達成共識,艾德禮也不敢貿然下手。
前有美國,后有德意志和俄羅斯,英國的工業實力在逐漸衰弱,再不做出改變,英國就要和法國一起,坐小孩那桌了。
“效果好不好,關鍵是變革是否徹底。”
喬治還是不看好。
英國貴族是迫于形勢不得不進行改革,不管是改革見到成效,還是遭遇挫折,艾德禮必將遭到反對勢力的反撲。
除非艾德禮能像喬治這樣,在英國一手遮天。
“歐洲的和平需要我們共同維護,兩次世界大戰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戰爭的殘酷,無數代積累的財富瞬間化為烏有,城市被徹底摧毀,家庭支離破碎,不管身份是否高貴,在戰爭面前都像稚嫩的嬰兒那樣悲慘死去,我們不能再任由悲劇再次上演——”
艾德禮的目的不是取經,而是希望俄羅斯適可而止。
這就對了嘛。
喬治又不是戰爭狂人,只要俄羅斯的商品可以暢通無阻,喬治也不是非要把俄羅斯的旗幟插遍世界任意角落。
“你說得對,我們應該建立世界新秩序,共同維護歐洲的和平。”
喬治投桃報李,艾德禮如果愿意向俄羅斯商品開放英國市場,俄羅斯也可以向英國開放俄羅斯市場。
威廉王儲淚流滿面,德國夢寐以求的海外市場,居然是以這種方式輕松得到。
喬治也是沒想到,雖然丘吉爾被英國人自己趕下臺,美國卻又禍起蕭墻。
君士坦丁堡會議結束后,小羅斯福在返回美國后突發腦淤血,昏迷兩天后猝然離世。
小羅斯福近年的身體狀況愈發糟糕,飽受疾病折磨,喬治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瓦西里不相信小羅斯福是正常死亡,堅定的認為小羅斯福是被美國人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