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神明目前的心情很不好,因為給他提供信仰之力的人沒了,當初說好的互相扶持呢?果然人類總是不可信的,他們會因為貪婪或者懷疑而輕易踐踏自己的諾言。
幸好,這個神明的前身是一個非常善良和寬容的好人,因為他對人類充滿了感恩和善意,所以盡管再一次的被人類背叛,他也沒有徹底的自暴自棄。
為什么說‘再’一次呢?
因為這位神明是繼承了古代的神明而來的,曾經被人類拋棄然后重新喚醒,如今又一次被拋棄,這正好充分的展示了人類的本質。
一號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并沒有考慮過神明的心情,因為它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有‘心情’這種東西,技術負責人同樣不認為神明有心情這種情緒。
神明愿意與他對話,并且僅僅是對他沒有踐諾表示不滿,技術負責人認為神明非常理性,所以這種反應是合理的,神明此時不怒不怨,而是著眼于未來的做法才是符合神明身份的表現。
于是,負責人向神明提出了信仰之力和數據表現形式問題,神明的回答是它也無法將信仰之力數據化,而在數據上表現出來的,是信仰之力在神明這個主體上的一種間接反映,而不是信仰之力本身。
這個結論讓技術負責人驚喜的同時也很是無奈,他能看出來,神明的言下之意是想要得到更有價值的信息,那就得讓一號項目繼續下去,直到神明自己弄清楚信仰之力的數據表現形式,又或者參與項目的技術人員弄清楚為止。
但是,誰也不敢保證,在弄清楚這一切之前,這位虛擬神明的能力會不會進一步得到強化,甚至能打破虛擬與現實的阻隔,將虛幻投射到現實中來。
這是一副看起來十分甜美的毒藥,尤其是對曾經全心投入一號項目的技術人員來說,對于主持這個項目的技術和項目負責人更是如此,因為這個賭博可能挽救他們的政治生涯和學術生涯。
于是,重啟一號項目的呼聲忽然高漲了起來。
得知消息的胡小梅很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又一次被林海給套路了,一旦一號項目重啟的呼聲高漲,那些對林海充滿不滿的人恐怕就顧不上林海了,甚至文化戰略研究所的高層的注意力也會被轉移過去。
如果這一切都是林海的設計,那林海還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或者說,讓人有些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