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里,嬴蕩頗為無奈,道“寡人母親不喜稷,且羋夫人不安于現狀,且建議寡人送稷弟去往燕國為質。”
“去燕國為質”
聽到這里,公主夏沉默片刻,最終竟然點頭,道“稷可去燕國為質”
“好”
嬴蕩點頭。
其實兩人心知肚明,如今軍中有將軍魏冉,為嬴稷之舅,不安于現狀,若稷在秦國,必然生動亂,
最好的辦法,也是保護嬴稷的最好辦法,便是送嬴稷入燕,遠離秦國這個政治漩渦,去往他國,便可置身事外,保全性命。
待時機成熟,再將其接回秦國便可
隨后,秦王嬴蕩離開了,他身材魁梧,在惠質宮之時、尤其是在面對公主夏之時,猶如有孩童之心,然,出了惠質宮,便具秦王之威。
吩咐左右,“無寡人之令,任何人不可近惠質宮,若鎮國公主欲出宮,迅速前來稟告”
“喏”
外面的侍者宮女連忙應答。
公元前308年,秦王嬴蕩欲攻韓,奪宜陽,同魏結盟,共攻韓國。
然,左丞相甘茂為大將軍,率軍攻打韓國宜陽,久攻不下,樗里疾勸秦王退兵。
秦王不甘,回宮,再進惠質宮。
聽到秦王嬴蕩的來意,公主夏不置可否。
“阿姊還請阿姊助我”
秦王嬴蕩看著公主夏,一臉期待。
然而公主夏卻看了他一眼,卻道“王上為何欲奪韓國宜陽”
“秦國東出,函谷關之東,秦軍向東,必須要以全糧道,然韓國宜陽正在我軍糧道之上,不奪不可”
秦王嬴蕩已經將宜陽的戰略意義分析地明明白白,不然也不會費心費力地要奪取韓國宜陽。
且,只要宜陽能進秦土,秦軍再次東出,將毫無阻礙,可以長驅直入,進入韓國,甚至是進入周京畿之地
“王上且去,夏要思慮片刻,待今日傍晚,必然給王上一個答復”
“善”
聞言,秦王嬴蕩轉身就走,生怕走慢了一會兒,公主夏就直接拒絕了。
看到秦王嬴蕩離去之后,公主夏才看向不遠處的白止,不禁問道“宜陽所在,真如王上所說”
“沒錯”
白止點頭,其實公主夏豈能不明白宜陽之戰略意義
白止勸解道“已經居于深宮一載有余,該出宮了難不成夏你忘卻了秦國先王之志了”
“夏不敢忘”
秦王之志,秦國之志富強、東出、天下
這,更是公主夏之志
看到公主夏猶豫的表情,白止又道“聽聞東方諸國有一人,名蘇秦,佩戴六國相印,游說諸國,聯合抗秦,如今,已頗具威勢”
“合縱”
公主夏聞言,一愣,不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不禁道“不知張子如今如何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