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看向荊軻,面容鄭重的問道。
“燕國獻督亢之地,旨在請秦國能保護燕國”
荊軻如此說道“燕國不求強盛,只求社稷宗廟長存,而秦國強盛,乃霸主,故而,請秦國保護,燕國愿以督亢之地獻于秦”
聽到這里,宮殿之中的秦臣皆議論紛紛,燕國使者此次前來的目的,原來是因為這個。
而秦王嬴政已經早已知道,故而臉上沒有太多驚訝之色,目光看向下方的秦臣,詢問道“對于燕國使者所請,諸位以為如何”
聞言,只見廷尉李斯出列,當即道“秦國強大,燕國弱小,而此時燕國獻地以求和平,秦國應當納之,并且對外宣稱護佑燕國”
“善”
嬴政聽到李斯之言,當即點頭,看向下方的荊軻,道“燕國之情,秦國同意”
“多謝秦王”
看著下方完全不同于歷史的事情發展,宮殿之上的白止面容平靜。
“看來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
同時,又想到了燕國的變化,“并且,原本歷史上燕國太子丹行荊軻刺秦之計,而此時,卻變成了真正的割地求和”
白止同時又想到這幾日傳來的燕國的消息,燕國變法,行法家之道。
“甚至,太子丹竟然直接發動兵變,然后自己登上燕王之位,實行變法”
白止嘆了一口氣,對于燕國發生的變化,雖然心中有些驚訝,但是并不過于震驚。
這便是蝴蝶效應產生的變化,在情理之中。
燕國割地求和的消息也緊跟著傳遍天下,秦人對此,絲毫也不感到意外,而齊國與楚國,卻心有戚戚。
畢竟燕國如今行如此屈辱之事,對于齊國和楚國而言,或許就是未來的寫照。
這讓他們心中感到危機便在眼前。
至于燕國之民聞言,憤怒不已,然而此時,燕國燕王丹卻早就準備好,消息剛剛穿到燕國,燕王丹就派人四處解釋。
言割地求和之策,乃是為燕國爭取時間,待燕國變法成功,國強民富,屆時燕國兵戈已利,將不再懼怕秦國之兵。
猶如曾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以求將來復國
燕王丹元年,燕國宣布行新法,施行法家之道。燕王丹拜韓非子為韓相,主變法諸事。
燕王丹二年,燕國都城薊城先行新法,當是時,燕卒入城,接管城防,無燕王之命,無人可調兵入城。
同年,燕國都城薊城有貴族被腰斬于市,一時間,燕國貴族皆膽寒,無人敢言燕王丹新法之劣。
燕王丹三年,新法已成,推行全國,燕國各地皆有貴族反抗,然,皆被鎮壓,一時間全國各地慘遭滅門之禍貴族無算。
然,全國各地百姓皆擁護新法,更有士卒渴望征戰,軍中之將求戰燕王,求戰若渴。
燕王丹四年,燕國行耕戰、軍功進爵制,百姓爵位獲得除耕種之外,可參軍入伍,于沙場征戰四方,斬殺敵人,獲得軍功。
燕王丹五年,新法持續推行。
燕王丹六年
燕王丹七年,燕國經變法,逐漸強盛。
秦國,咸陽城。
惠質宮之中,白止看著已經十三歲的扶蘇,心中滿是欣慰。
只見庭院之中的草地上,一名少年身著華貴秦服,正一臉認真,手中持書簡,正在深度手中之書。
良久,才放下手中之書,看向亭臺之下的神鳥,臉上帶著恭敬之色,道“老師,扶蘇讀了儒家之言,認為儒家以仁治國,對于秦國來說,有諸多裨益。”
聽到扶蘇所言,白止沉默。如此一幕已經發生了很多次。比如之前,白止讓扶蘇讀法家、道家、農家之言,然后說出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