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公子扶蘇,正好通讀了儒家之言。
隨即,白止道“詳細訴說”
白止做出洗耳恭聽之狀,公子扶蘇聞言,少年人面孔之上露出認真之色,微微皺眉,沉吟片刻,才斟酌語言道
“秦國行法家之道,以嚴苛秦律約束百姓,然而,百姓之中仍有仁義之心,或許可以使百姓有仁義之禮,進行引導,如此也可約束百姓言行。”
“至于十惡不赦、不尊禮仁之輩,當行秦法治之”
白止聽到扶蘇的話,有些驚訝,總結起來,扶蘇的意思為兩層。
第一層,要使百姓有道德之心,用道德約束百姓之言行。
第二層,道德無法約束百姓之言行,那才行律法懲罰之。
想到這里,白止當即反問道“此時,卻有一人名為張三,沖動殺人,事后悔恨之,主動前往官府報案自首,又該如何”
“這”
聽到白止之問,扶蘇當即沉默。
此中張三,殺人已成事實,雖為沖動,到仍是主觀所在。而事后自首,便代表著張三仍有道德之心,若是按照之前自己所言,恐怕就不用懲罰張三了。
但是,張三殺人已是事實。
被殺之人家人定然不會同意。
看到公子扶蘇沉默,緊蹙的眉頭代表著他內心的疑惑,見此,白止也不再等待,直接說道
“道德仁義只能成為百姓自身內心的約束,而自身的約束往往會輕易消失,故而,便需要外部的約束”
“老師之意”
扶蘇看向白止,隨即又陷入沉思,良久,才道“儒家之道并不能成為治國良方,但是卻也有可取之處如今秦國所行法家之道,也有許多不妥之處,故而,兩者結合,或許可以適合秦國”
“非也”
然而,扶蘇又聽到神鳥老師的否定,還沒等他請教,神鳥的話便傳來,“百家之言,皆有利國之處”
隨后,神鳥不等扶蘇多想,便道“今日之課程便到此處,你的學習任務已然完成,而下一次的課程時間,并不確定,等到何時上課,且等我通知”
“唯”
扶蘇心中疑惑,但是對于老師之言,他格外恭敬對待之。
“而在這段時間之內,汝可以多多了解秦國政事,但是,不可發表治國之言,更不能擅自進言、插手政事”
“對此,我會通知秦王。”
“唯”
扶蘇連忙恭敬行禮,不過又緊跟著問道“若是扶蘇心中有疑,可否書寫下來,請教老師”
“可”
教導完公子扶蘇,看著扶蘇離去的背影,白止沉吟片刻,然后身形一閃,頓時出現在了章臺宮之中。
而此時的章臺宮之中,只見卻坐著幾個人,其中,為首的便為秦王嬴政。
剩下的幾人,分別為廷尉李斯,大將軍王翦、丞相馮去疾。
而白止突然出現在章臺宮之中,頓時引得他們一陣驚訝。
而秦王嬴政見到突然
出現的白止,臉上瞬間浮現出了笑容,然后看向白止,道“師父來了”
白止看向幾人之間,只見卻放置著一張巨大的堪輿圖,幾人手持木丈,似乎正在堪輿圖上推演什么。
秦王嬴政對白止道“寡人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