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官舉薦與皇帝,特征為郎官,為宮門之護衛,護衛皇帝之安寧。
今日,一名少年身著簡陋的衣衫,身上背著小小的行囊,手中持著雕工精細的木劍,踏上了去往長安城的道路。
在其身后,還有一少年跟隨,兩人一路興奮的交談著,緩緩消失在村民的注視之中。
時年,大漢皇帝采用黃老之道治國,天下安定,然有八王之亂為禍,皇帝下令平定之,天下再次安定。
百姓休養生息,顯露盛世之相。
淅淅瀝瀝的春雨散落在偌大的長安城內,穿過一座座樓閣,一名青年來到了一處隱蔽的庭院之前,然后連忙打開了院門,走了進去。
庭院之中,青草在石縫之間茁壯成長,有垂柳長出的綠葉,裝點了單調的院落。
張騫脫去身上厚重的蓑衣,就在此時,卻見兩名侍女、侍者走出。
其中,一名侍女為張騫接過蓑衣,掛在一旁,另一名侍女為其取來了干凈的衣物。
同時,一名侍者說道“老爺,今日有客前來拜訪,不過老爺未在,小的讓其明日再來”
“好”
張騫聞言點點頭,表示明白,隨即才擺手示意不要跟隨,一人回到了房間之內。
“神鳥,今日新皇帝繼位,宮中甚是繁忙”
卻見房間之中,白止察覺到張騫回返,已經提前出現在了桌案之上。
同時,耳邊傳來張騫的聲音。
“新皇帝”
白止并不在意,只是看向張騫,不禁問道“前幾日你不是曾經抱怨宮中之職位甚是枯燥,欲要辭官嗎”
“沒錯”
張騫臉上露出一絲希冀,不過又搖頭道“但是新皇帝繼位,不是致仕之良機,還需再等等”
張騫搖頭,曾經少年突然為官,雖為郎官,但是也兢兢業業,但是時間長久,頓感無趣,于是打算卸任郎官之制,或擔任他職。
不過恰逢新皇帝繼位,如此陡然致仕,恐使上不喜。
這幾年之中,白止跟隨張騫來到了長安城之中的這座庭院之中,坐看庭前花開花落,靜看天邊云卷云舒。
同時,他心中也仔細算著時間,至于身負“信”之人張騫,他心中也已經有了猜測。
華夏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后世之人戲稱為“漢武帝之活地圖”
如此之人,白止如何不知。
曾經他也曾了解過,張騫之少年不詳,在漢武帝登基為帝,即建元二年,主動接下出使西域之職責。
看著身前之青年,白止有些難以想象,這竟然是對華夏后世,影響諸多的絲綢之路的締造者
“所以,張騫持大漢帝國之符節,受漢武帝之令,即使是被匈奴囚禁十年,也要去往西域,此,便為信”
公元前140年,大漢皇帝確立年號,以區別之前諸多帝王,并為“建元”,新王登基之年,為元年
即建元元年
時,匈奴日強,因秦時亂趁機侵占河西之地,占據河西走廊富庶之地,雖如此,但也時常侵擾大漢邊境之民。
匈奴欺辱大漢,挑釁日重。昔年漢皇隱忍,乃取和親之策,求得一寢安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