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霓見此,也不禁沉思,良久,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明媚容顏如花,她看向出燈謎之人,輕聲道“謎底可是門”
此言一出,那出燈謎的人頓時眼前一亮,連忙恭喜道“姑娘才敏過人,正是門”
聽聞出燈謎的人確認,周圍的人也是一陣驚嘆,不禁看向后面的李歆霓,當他們看到李歆霓的容貌之時,更加驚嘆。
同時,也認出了李歆霓的身份。
正是學堂之中的女先生。
因為李歆霓在學堂之中教授劍術,故而,生活中也省去了許多麻煩。
“姑娘,既然姑娘猜對了,那些盞燈籠便是姑娘的了”
出燈謎的人將一盞紅色的燈籠遞了過來,李歆霓笑著接過,“多謝”
看著手中燈籠,燈籠之上有許多貼花,同時還這些一些吉祥的詞語,頗為喜慶。
李歆霓見之,更加喜愛,將其提在手中,頗有和身上的大紅大氅相映生輝之意。
周圍的人看去,頓時也心生驚艷之感,對于李歆霓的美麗,也更加認識深刻一些。
“就是不知這位先生是否有婚配”
不知多少人心中如此驚嘆、疑惑。
他們看著李歆霓消失在人海之中的背影,皆沒有冒昧去打擾。
畢竟,在這一年之中,也曾在城中相遇過。
對方不禁容貌美麗,性格也溫潤如水,待人有禮,聽聞學堂之中的孩童訴說,她的劍術也非常高。
顯然,他們都知道,這個先生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白止也欣賞著這大唐的上元佳節景象,熱鬧之處,似乎一瞬間回到了前面之后的夜市之中,唯一差別的,便是時空的不同。
李歆霓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著一串糖葫蘆,張開紅潤雙唇,輕輕噙下一顆,才低聲問身體之中的神鳥
“聽聞,這糖葫蘆是神鳥所發明的,不知是否為真”
“為真。”
白止點頭。
“這糖葫蘆,不僅味道不錯,卻也有幾分開胃消食之功效”
嘗了一口糖葫蘆的李歆霓,如此評價到。
隨即,又道“不知千年之前的古人又如何曾經的那位秦國鎮國公主又如何”
“”
白止并沒有回答,或許,這也只是李歆霓的個人感嘆。
春風拂過大地,春意已經來臨。
城外湖邊垂柳已經綠了絲絳,一只只燕子飛快穿梭在垂柳之間,亦或是在溪邊,銜泥筑巢。
學堂之中也已經開學,李歆霓再次開始了一上午的忙碌。
不過,這一次開學,李歆霓卻發現許多熟悉面孔的消失,也出現了許多新的面孔。
后來從老先生口中得知。原來一些孩子已經到了年齡,被家中長輩接走,接手家中之事。
亦或是早早的在家耕種,亦或是被送往更好的地方學習。
而新來的學生,自然年齡更小。
“千字文,乃是先秦之時神鳥所作,為孩童啟蒙識字之用”
透過窗欞,李歆霓看到了坐在房室之中認真上課的孩童,一位老先生正在傳授千字文。
這便是李歆霓的日常生活,上午傳授劍術,下午亦或是出城行走,亦或是坐在顯然,靜靜的聽著耳邊的朗朗讀書聲,抬頭看著飛過屋檐的鳥兒,飛向廣闊的天空。
亦或是低頭,看向縫隙之中的小草,努力的生長,去照耀那為數不多的一絲陽光,然后盛開小小的花兒,結下小小的種子。
又是幾日過去,下午,陽光慵懶,照耀在人的身上,讓人忍不住睡去。
然而,已經看似是少年人的駱賓王來了,同時,他還是一副出遠門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