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永安公主得到神鳥的青睞,能夠長生不老嗎”
百姓們站在道路兩旁,望著氣勢威嚴的皇帝儀駕,微微低頭,不敢直視皇帝。
片刻之后,才聽到神鳥說道“無妨,按照你們的計劃繼續進行,有我在,大唐不會生亂”
“此時的大唐與歷史之中的大唐相比,形勢卻個好了很多”
“很顯然,此次皇帝與永安公主共同前往神鳥殿,必然是要喚醒神鳥的”
若是自己隨意的出手,阻止了在這2000年時光中華夏兒女所遭受的磨難,會不會影響整個華夏兒女面臨災難似的心態
白止并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神廟可否蘇醒”
理明白如今的情況之后,白止心中不禁嘆了一口氣。
或許在之后的王朝,將極少出手。
“不知道皇帝和永安公主能否進入神鳥殿”
看到唐玄宗李隆基如此,白止也懶得斥責李隆基了。
而此時的大唐呢
似乎也在重復著歷史,唐玄宗李隆基也對內寵幸楊貴妃,對外在朝堂之上將朝政之事皆交付于楊國忠。
此時此刻神鳥殿之中,唐玄宗李隆基與李歆霓看著沉默下來的神鳥,也不由自主的保持安靜,不再說話。
他連忙應道“明白了。”
“我聽別人說,神鳥殿已經很久沒有人能夠靠近了”
就比如此時的這種情況,在此之前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布局,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但終究還是發生了。
而此時藩鎮之患也已經顯露,但是有一點比較
好,因為有永安公主李歆霓的提醒,唐玄宗李隆基也醒悟了過來,及時止損。
就在長安城中的人討論著這件事的時候,長安城城門之外,皇帝與永安公主儀駕再次出現,皇帝與永安公主從驪山返回了。
楊國忠的理政能力也不行,只知道爭權奪勢,排除異己,進而使楊國忠同安祿山、史思明等藩鎮勢力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
有些時候白止都會生出想要放棄的想法,歷史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規律,雖然華夏民族在這2000年的時光中經歷了艱難險阻,但是作為華夏兒女,擁有堅韌不拔的品質,無論任何的困難都能戰勝。
在接下來的幾日,普通百姓的日子依舊過得平淡,但是在朝堂之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件事,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罷黜了楊國忠的丞相之位,換成了另外一位賢德之人。
與此同時,唐玄宗李隆基又從他地調兵前往長安城,數量之巨大,引起了長城之中達官顯貴的恐慌。
畢竟平白無故的調來大軍安置在長安城之外,任誰也不可能依舊毫不關心。
甚至在朝堂之上,多有臣子直言詢問皇帝調兵之事,然而唐玄宗李隆基直言,從他地調來大軍不過是為了保護長安城。
這讓眾多臣子心中皆不解,在過去的幾十年之中,雖然長安城之外也有大軍駐守,但是數量并不多,甚至隨著時間的流逝,駐守在長安城之外的大軍數量也在逐漸的減少。
但是此時皇帝的做法卻恰恰相反,竟然又從他地調來了大量的兵馬,說是為了守護長安城的安危,可是長安城又有什么危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