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王道便是師出有名,不欺凌弱小
不過白止卻看向李歆霓,關心問道“緩緩衰老的感覺如何”
“衰老的感覺”
對此,唐玄宗李隆基自然看在眼中,不過也沒有過多解釋,畢竟,他不可能直接告訴所有人,神鳥已經蘇醒,自己此時的所作所為,皆是因為神鳥的指示吧
肯定不能
一旁的李白聽到這里,也不禁沉默。
但是知道真相的人卻不如此樂觀,畢竟安祿山究竟有多強他們是真的
在他的身旁,是他的一位好友靜靜坐著,聽到他的話,也不禁嘆了一口氣,道“大唐承平日久,開元初年,皇帝地下勵精圖治,然而近幾年,陛下殆于朝政,雖然不知在前一段時間陛下為何有關注朝堂之事,但是也已經晚了”
在大唐長安城的兵馬才有多少
更不必說安祿山手下的兵馬個個兵強馬壯,驍勇善戰,征伐無數,已經是征戰老兵。
如此,大唐朝廷便會占據王道,此時再領軍討伐安祿山便會出師有名。
看著此時的李歆霓,白止似乎看到曾經故人的身影,看著李歆霓雍容華貴的側顏,白止失神片刻,也不多想。
“皇帝詔令已經送給了安祿山,若是安祿山有忠于大唐之心,遵從詔令來到長安城,恐怕便是最大的結局”
“定然是真的朝廷詔令,豈能輕易為假各地不必說,此時的大唐如此強盛,豈能平滅不了一個小小的河東節度使安祿山”
“怎么會沒有聽說不知河東節度使安祿山欲要反叛是否為真”
“這幾日朝廷的戰令汝等可否聽聞”
一處熱鬧的酒肆之中,只見一群人在飲酒作樂,不過卻討論著什么。
“身在江湖,也不忘廟堂之事”
李白不禁搖頭,看向遠方湖中的青蓮,道“正如江湖俠客,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忠義理智信,奔行千里,一劍封喉,不過如此”
“是啊”
聽到李白說到江湖俠客之事,也不禁點頭。
畢竟如今天下多有俠客行走,佩劍而行,肆意恩仇,不過也都遵從朝廷律法,故而多是義士。
所以,天下之人對于江湖俠客也多心生敬佩。
然而,此時卻聽到了朝廷將有反叛之事發生,兩人也不禁心中焦慮,恨不得化身俠客,為國效忠。
“聽聞東南之地多有俠客佩劍而行,欲尋河東節度使安祿山,行忠義之事”
“當然,更多的是燕地俠客,安頓家中,心無掛念,一往無前”
“燕地”
燕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正如先秦之時的燕國俠客荊軻,雖然行刺殺秦王這等瘋狂之事,但是對于他而言,遵從信義,以報燕丹供養之恩。
“俠客俠客”
李白低聲沉吟,口中喃喃,片刻之后,突然高聲唱道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