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止看向出列的武將,在大宋一朝,文臣武將的地位并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是上下等級關系,而武將卻處于下。
在軍中,常常設置文官節制武將,甚至不通軍事的文官能夠指揮大軍征戰,而軍中武將又不得不聽從文官的命令。
與此同時,在戰場之中,武官必須聽從文官之前制定好的征戰計劃,不得有絲毫改變,即使是敵軍作戰方式有變。
而武將要是有軍情稟告,還必須層層上傳,一來二去的,就必定延誤戰機,從而導致大好的征戰機會白白失去。
這就是大宋武德喪失的開始。
文官腐朽,武將依附于文官,又如何征戰
正所謂國之大事,在戎在祀,戎與祀可以重合,但是也需要分開,兩者不分,必然會導致一個國家的混亂。
“因為他們皆是奸佞之臣”
留在眾多官員盯著出列的中年男子時,中年男子聲音洪亮,語氣堅定,如此說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中的人皆震驚的望著他,似乎不敢相信身前的中年人竟然敢如此說,敢直接說出來,沒有任何的含蓄之意。
而中年男子顯然絲毫不在意身后之人的注視,他說完之后,抬頭看向上方的神鳥,等待著神鳥的回應。
而白止看著眼前敢于說真話的中年武將,心中則在想著他的身份。
李剛
北宋時期的軍中將領,在靖康之變之中,乃是主站一派,堅持同金國交戰。但是奈何朝廷之中有奸佞之臣,致使皇帝不信任李剛,緊接著便被貶。
朝中的主降派占據上風,這也是導致靖康之變發生的原因之一。
白止看著眼前的中年武將,微微點頭,隨即在眾多官員的注視之下,贊同道“善奸佞之臣,應當用重典”
神鳥的聲音在偌大的宮殿之中回蕩,讓大殿之中的官員們心驚膽顫。
隨即,白止微微側身,目光看向一旁的宋徽宗趙佶,開口問道“不知皇帝可否有補充之處”
正在神游天外的宋徽宗趙佶陡然聽到神鳥叫自己,連忙回過神來,慌忙回答道“沒,沒有補充之處。”
“不知皇帝有覺得不妥之處”
神鳥繼續問道。
“不不敢神鳥所言,皆是正確。”
宋徽宗趙佶被神鳥剛才殺伐果斷的一幕嚇到了,此時仍然心有余悸,此時再聽到神鳥詢問,以為神鳥也對自己這個皇帝不滿了,將欲廢了自己這個皇帝。
“既然皇帝也無意見,那便如此吧”
聽到神鳥的這句話,大殿之中的人皆是松了一口氣,猶如逃過一劫。
就在大殿之中的人皆以為神鳥已經說完的時候,而神鳥的聲音再次傳來,“皇帝,聽聞皇帝派人前往北方聯絡金國之人,欲聯合金國一同對抗遼國,是否為真”
聽到神鳥的詢問,一旁的宋徽宗趙佶連忙恭敬的回答道“回神鳥殿下,此事為真”
“那結果如何”
白止繼續問道。
“就在昨日,前往金國的使者已經返回,并且帶回了第一次商談的結果”
說到此處,宋徽宗趙佶示意一旁的侍者將相關的文書取來。
隨后宋徽宗趙佶親親自說道
“根據文書之中的內容,金國的要求”
“金國的要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