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宋徽宗趙佶的話說到一半,白止心中已經猜到了,畢竟歷史上金國的要求是什么樣的,他是一清二楚的。
“金國之人說”
此時的宋徽宗趙佶臉上已經露出了憤怒之色,他看著手中的文書,顯然文書之書的內容讓他非常的憤怒,“巾幗之人要求,大宋曾經給予遼國的歲幣,要原封不動的給予金國”
“甚至,若是大宋與金國一同攻打遼國,所獲取的疆域大宋只能得到燕州”
聽到宋徽宗趙佶說到此處,大殿之中的一些武將臉上都露出了憤怒之色,而一些文官也是一臉的憤怒,咬牙切齒,甚至開始低聲咒罵金國這等蠻夷之國的無禮
看到此處,白止不禁微微搖頭,此時大殿之中的這些人,在面對不公的對待之時,往往只會怨恨別人,卻不知道從自身尋找原因。
國與國之間,比拼的往往是底蘊與實力。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一個國家弱小,自然無法贏得他國的尊重,只有當自己的實力強到一定的程度之時,才會讓他國心平氣和地坐在談判桌上聽你講話。
今日如此,未來也會如此
不過對于他們這種想法,白止也非常的理解。
畢竟古往今來,華夏這片土地上的國度在任何時期無一不是強大的
尤其是前唐之時,大唐兵鋒所向,無一不臣服。
所以自然而然的讓后世之人不禁沉浸在華夏民族的往日雄風之中,卻忽略了自身的強大,以至于讓外族之人踩在自己的頭頂,卻仍然不知,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肅靜”
一旁的宋徽宗趙佶見到朝堂之中的反應,大喊了一聲,至于手中的文書自然也沒有勇氣繼續向下念了。
等到朝堂之中終于安靜下來之后,白止才語氣冰冷的學問道
“對于金國的要求,你們以為如何”
“”
回答白止的是一片沉默,但是他們的沉默也是答案。
而此時,白止也不經想象歷史之中面對此刻知識的情景,想必當時應當有許多人勸解當時的皇帝同意金國的要求。
而此時卻沒有一人敢出聲,因為勸誡皇帝接受金國條件的人已經被他斬殺了
尸體就橫陳在大殿之外,甚至流淌的血液都仍未凝固。
主和派的人已經死了,剩下的人除了中立之人,也便是主戰派了。
“驃騎將軍以為如何”
白止突然看向了剛才出列的中年武將,詢問對方。
李剛聽到神鳥的詢問,心中雖然激動,但是臉上仍然滿是嚴肅,然后沉吟片刻,回答道“定然不能同意金國的要求,此時大宋正如先秦之時的東方六國,東方六國割地而賂秦,卻不知秦意在天下。”
“而此時的大宋以歲幣賂金國,卻不知巾幗意在大宋”
聽到李剛的話,白止滿意的點頭,能在歷史之中留名之人,果然非平凡之輩。而作為大宋主戰一派之首領,顯然也有非凡的才情。
聽到李剛的話,白止當即贊賞的點頭,“善”
隨即高聲命令道“既然如此,便封你為鎮國大將軍,截至大眾天下兵馬,非皇帝與我之命令,你可便宜行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