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就四五斤的樣子,一共炒了兩鍋,曬干后最多能得兩斤干貨。
楊春燕打算送一些去寧安,剩下的就留下泡水燉湯吃。
周母把鍋里的沙子鏟起來裝蘿篼里,見楊春燕還在灶膛前幫忙摘石斛花,“咋還不睡趕緊去睡了,省得以后自己受罪”
“白天睡多了,晚上也睡不著”楊春燕笑嘻嘻的看著她,“這里沒風,等我把這點摘完,就可以送樓上晾起來了。”
“這段時間天氣干燥,濕毛巾掛竹竿上一晚上就干了,石斛花裝大簸箕里面攤開放樓上最多一晚就曬干。”
周母聽后想了一下,“這幾天晚上時不時吹大風,曬樓上的話得用紗布蓋著才行。”
“嗯這種花很難得,曬干了放著泡水喝,炒雞蛋吃,對腸胃也好。”
“好東西留家里做啥讓老幺送寧安賣錢去。”
“今年的我們留下來自己吃,明年大坑那又會發不少出來,到時候摘了曬干送去賣就是”
周母聽后也不好多說,坐到灶膛前幫著把那些石斛擇好,就趕她去睡了。
三代人把那些石斛擇干凈,用開水燙過后全都曬到樓上。
翌日一早,周懷山和李秋月就動身走了,周母也去了隔壁幫著照看周小茹和周小琳。
送走了李秋月,她心里松快了不少,就等著她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來了。
周懷安在家忙了兩天總算把大坑里的石斛割完,他在里面又發現了不少山藥藤,三葉青和一些草藥。
灌木叢下面的那些首烏找到主藤后見莖干還沒小指粗,便沒挖起來,但那些首烏藤就割了好幾十斤。
天氣干燥,炒制的石斛和燙過后曬起來的石斛,曬干后顏色金黃,看著品質就不錯。
一晃就到了三月十八,第二天就是周一丁辦喜酒的日子,一早周懷安就去了他家門口接他一起去寧安送貨,順帶采購辦酒席需要的東西。
周一丁開了院門,就看到他遞了一個籃子過來,“啥東西”
“鐵皮石斛的花和石斛”周懷安笑道,“你嫂子說這東西泡水、燉湯吃了好。”
周一丁接過籃子跑回家放好出來,“你啥時候上山去的,我咋不曉得”
周懷安一臉嘚瑟,“運氣來了真的是門板都擋不住,前些天去挖白蒿,才發現原本打算包來養牛的那大坑里面,長了一大片石斛還有首烏、山藥、三葉青”
“臥槽”周一丁看著他,“你這運氣也太好了吧,那大坑簡直就是天然的藥田”
“嘿嘿老子倒楣了十幾年,也該時來運轉了撒”
“這就叫否極泰來”
“明天就是新郎官兒了”周懷安沖他擠擠眼,“需不需要請王醫生幫忙抓貼藥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