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氏聽完,嘟囔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話說的好呀。以前沒聽人說起過,莫不是也是你從書上看來的。“
李皓聽完,頓時無奈了,說道“母親,你是不是弄錯重點了,重點是這里放的都是錢呀。”
衛氏這時倒是語重心長的說道“你既有讀書經世的本事,那安家立世靠的便是靠功名學問,我們家里雖是貧寒,但也不曾餓著你,凍著你吧。你不能把心思都放到錢財商賈之術上,士農工商,單純的商賈終究只是賤業,如你有一天真能金榜題名那才是光耀門楣,才是真的家產基業,你明白嗎。”
李皓聽完,其實不以為意,因為他知道自己,無論是去科舉還是經商,其實都只是單純想過得舒服些罷了。所以科舉或者經商終究只是手段,現在是因為科舉之路能帶來更好的前景,他自然會去努力的。但若是有一個商賈之術能讓他過得更好,他自然也會去做的。當然他不會去和衛氏爭什么,畢竟這是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
于是便裝著一付受教了的樣子,衛氏看到這樣也沒再說什么。
又等了快一個時辰,所有肥皂基本都已經干透了。李皓用手摸了摸沒問題,便起身去拿了件衣服,放地方狠踩了幾腳,然后在特意用濕鞋在衣服上蹭了幾下。然后把臟衣服提給衛氏,讓衛氏用肥皂清洗試下。
衛氏是滿臉懷疑的接過衣服,用木盆接了點水,然后把衣服放進去。再拿起肥皂,往上擦了擦,輕輕一揉,邊見冒出了很多白色泡泡,再放水里揉了一下,污跡便沒有了。這一下讓衛氏驚到了,她是真沒想過這肥皂就這么好用。頓時也明白了兒子為什么說著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呀,以后有肥皂的話,還有誰愿意用皂角。
衛氏心里馬上開始盤算起這一塊的成本來,后面真要做起來肯定不能是用費油,還是得去買油。如今一斤油是120文,按照剛剛那一大壺油大概有5斤左右,做出來了260塊肥皂。如果加上其他的成本,就算成本是800文,如果每塊肥皂賣10文錢。那相當于成本是3文,每塊肥皂能掙7文錢。而且這個東西又是經常用的,賣的數量肯定不少,想著想著衛氏不由笑了起來。
而李建也好奇的從旁邊過來,接過了衛氏手上的肥皂,也試了一下。然后試完便拿在手上翻看,看著自己一步一步親手做出來的,從油慢慢的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滿臉都是疑惑。
這時衛氏看到了,伸手拿了過來。說道“不要浪費東西了,這個等會都給收拾起來,哪天你拿著幾塊先去縣城賣了試試。”這時,衛氏想了想,對李皓問道“你說這肥皂怎么定價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