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這時大致也盤算好了,便說道“我大概估計了一下,這原料成本大致是3文錢,但還要考慮人力成本,這東西前期量少,父親自己便能做。但若大量做的化,必然要招人進來,到時工錢成本要進去,另外也不能一直零散擺攤去賣。若要真做起來,還得在城里租店鋪,到時這些都得考慮進去,所以這價格不能定得太低,否則后面想要漲價總是麻煩。”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自家的肥皂生意最多能在揚州城里賣賣,自己要走科舉仕途,自然不能去親自打理生意,而父母也是從小沒接觸過這些的。到時若要做大,必然要跟人合作,定價高些后期給人讓利分成也好辦,總不能讓人一下子知道成本多寡,那還怎么掙錢。
李皓想了想,說道“肥皂終究是中等門戶以上人家的,若是家里本就不富裕,哪怕是肥皂好用,估計也是不會換的。定價的話,不如就訂20文一塊,就按一月兩塊來算。對于中等人家來說,只要好用一月多花上40文錢,他們應該也是不在乎的。等下回去集市時,父親就可以帶上布在集市上親自試給別人看,讓別人看到效果,那自然就有人買的。到時只要名聲傳出,再找些人走街串巷的去賣,自然不愁賣不出去。”
李皓突然想了想,還是說道“對了,到時我們還能專門做個模子,做個記號,這樣每塊肥皂上就能有我們專門的標記了,讓大家都知道這肥皂都是我們一家做的,也只有我們能做,只要知道的人越多,我們的名氣便越大,后面就越不缺生意了。不過這個最好還是能找到人合作,一來我們本就沒有人手,若是賣的多了,制作和銷售的人手就不好找,二來如果是我們自己做,哪怕做的再好也難以賣出揚州,與其讓別人掙這錢,還不如找個能信任的人家合作,一起掙錢。到時只要我們把配方里面堿水、鹽水保密住,每次由我們來配置,需要多少給多少,那安全方面也是沒有問題的。”
衛氏和李建聽完之后,倒是面面相覷,像是不認識李皓一樣。兩人對視一眼后。衛氏說道“這些東西你是怎么想出來了,像經商的門道你應該從沒接觸過才對。”
李皓這時心里一個咯噔,趕忙說道“這些道理書本上都有呀,陶朱公的商訓、鬼谷子的計然七策其實都講了這些事,我只是偶然間看見記下的。”
衛氏聽了,雖有疑惑,但也沒在說什么,只是讓李皓收心,下面的事她和李建會來做。讓李皓接下來就認真看書,保證七日后的考教不出問題,能正常入學。
不過這也給李皓了一個教訓,做事做好還是謹慎些的比較好,這是今生的父母,所以無甚大礙。對于外人的話,最好還是要做到有跡可循的比較好。
李皓看著下面也沒自己什么事,便起身回屋歇著去了,畢竟忙了一天也有些累了。衛氏和李建則把東西重新都給收拾起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