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使團來到泰晤士河邊的金絲雀碼頭,這次送行的不僅有亞瑟王子,還有愛德華七世的兒子喬治王子。
此外,開爾文勛爵、哈金斯會長也親自來到碼頭。
開爾文勛爵很喜歡這個每天都能帶來驚喜的年輕人,雖然很不舍,但也是要暫時告辭“你以后就大膽用泰晤士報社的電報機,他們要是敢給你收費,就告訴我”
李諭笑道“多謝勛爵美意。”
哈金斯會長同他再次握了握手“哈爾斯山的天文臺我決定不再使用,而且我已經給他改名字叫做冥王天文臺,以紀念你的發現。”
李諭道“會長,您這么就沒有必要了,那么好的設備”
開爾文勛爵擺擺手“不用擔心他,他又不缺錢。”
額李諭確實想起來哈金斯會長本來也的確就是個商人出身,搞科學是愛好所致。
輪船的汽笛長鳴,李諭最后才登上船,站在甲板上同他們揮手告別。
載振他們已經看傻了眼,英國人怎么這么喜歡李諭
載振道“這次你可真是出盡了風頭,太后知道了肯定很高興。”
李諭虛與委蛇道“能讓太后高興再好不過。”
心里卻在暗罵,和她有什么關系
李諭現在多少還是有點志向的,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什么苦難,但是他看過歷史啊
至于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為什么會受那么大的苦,他也明白,所以他壓根對清廷這幫腐朽的統治者沒有任何好感,甚至說是滿懷恨意。
可惜他不懂政治,更不懂軍事。
好在他多少是個眼界寬闊的現代人,能屈能伸,辮子都能忍,就暫時茍且周旋,利用一下他們。
將來自己能做的,或許就是想方設法讓盡可能多的人少受點苦吧。哪怕只是幫助了千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人,如此的大的基數,那就是45萬到450萬人
這是什么概念啊
但目前離著如此宏偉的目標顯然還差了太多。
北海咸濕的海風吹在臉上,李諭沒有多少笑容,雖然眼前的名望已經足以讓他成為一位西方大學的教授,甚至名垂青史。
不過,還不夠
客船穿過英吉利海峽,沿著塞納河東上,一直開到了巴黎。
遠處埃菲爾鐵塔高高的塔尖出現在了眾人視野中。
梁誠指著它說道“貝子爺,這座埃菲爾鐵塔高九十余丈,乃是當今世界最高之建筑。”
載振拿著望遠鏡看過去“真是令人瞠目結舌,竟然可以建出如此高的塔。梁誠,你在國外呆了多年,你會造嗎”
梁誠尷尬地笑了笑,沒想到載振問出這樣的問題“貝子爺,我對建造一事并不通曉。”
“太可惜了,如果可以在永定門外建一座,太后每日遠遠看見了肯定喜歡。”
看看貝子爺的覺悟,竟然只想為了讓太后喜歡
呵呵不過想想也對,清廷里的事,如果太后不喜歡,真是寸步難行。
埃菲爾鐵塔最初的建筑目的是為了舉行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以及慶祝大革命勝利100周年,但招標中卻要求以后可以方便拆除。
而且當年有很多人反對鐵塔修建,就比如莫泊桑和小仲馬。所以說無論任何事,都會招致部分人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