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這兩天寫好了泰晤士報和申報的稿子,一篇是科學雜談,一篇則簡要說了下工業革命,又講了講工業革命背后的科學推動力。
他雖然不擅長寫此類文章,但畢竟是從一個百年后的視角去審視一切,行文間流露著一種自然而然的洞察一切之感。
另外關于三體問題的征稿他也已經寫好,可惜這種文章的篇幅導致無法用電報傳送,只得叫趙謙拉著自己又去了趟大清郵局。
趙謙邊拉車邊對李諭說“李爺,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您能不能答應”
“什么請求”李諭問。
趙謙嘿嘿笑了笑“鳳鈴也想搬來住。”
李諭哈哈笑道“你小子,還搬來住,你就說搬來和你一起住不就是了”
“都瞞不過爺的眼睛。”趙謙也不隱瞞。
“她贖身了”李諭問。
趙謙答道“其實鳳鈴早就贖身了,所以我哥出事的時候才一點錢都沒有。本來她早就想離開風塵之地,可我之前一窮二白,總不能讓她和我住破廟。爺您放心,鳳鈴她來了會洗衣做飯,也會做女工活,不會白住的。”
“行,我答應了。”李諭很干脆
“爺,真謝謝您”趙謙興奮道。
李諭感覺趙謙的腳步都開始變得輕快,他笑道“還有一件事,以后不要叫我爺,最好還是叫先生。”
西苑,儀鸞殿。
奕劻、榮祿、袁世凱一干重臣來給慈禧匯報工作,末了,慈禧突然問了一句“哀家想給皇帝再找個西學的教習,不過不能要洋人,諸位有什么推薦嗎”
“教習”榮祿有點摸不清太后的意思。
前段時間太后剛給皇帝安排了一位英語教習裕德齡,怎么又要找個西學教習難道太后對皇上的態度真的有所緩和
奕劻和袁世凱也摸不清太后的意思,沒敢說話。
慈禧嘖了一聲,繼續說“哀家年紀大了,學不了多少東西。但是皇帝年齡不大,總該懂點西學,不然以后外國公使要見我大清皇帝,什么也不懂,成何體統。”
看來慈禧還是把光緒當做了傀儡,完全一個工具人,場面上該用的時候才拿出來用。
知道了慈禧的態度,奕劻才敢開口“奴才認為曾在我府上之助學李諭十分合適。”
“就是那個曾經調試過望遠鏡的李諭”慈禧問。
“回太后,正是。”奕劻說。
慈禧輕輕點了點頭“他倒是合適,袁世凱,你怎么看”
袁世凱說“臣也曾請李諭在我北洋軍中教課,一個月的接觸,臣認為他的確堪稱當今大清最懂西學之人。”
慈禧說“最懂西學之人嗯那給皇帝上課就說得過去。”
榮祿說“只不過這位李諭前些日子剛剛得了京師大學堂招生考試第一名,不知道有沒有時間。”
慈禧說“還有這事有點意思,那必須就讓他教以前國子監不也沒啥講究,你和大學堂知會一聲就是,這事他們還能擋著”
慈禧對大學堂的態度也是沒有超出傳統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