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就是起火太靈敏,非常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白磷不僅本身毒性大,生產過程也極有可能產生劇毒。
李諭看著眼前的幾個瓶子,立刻明白了他們的困難“你們現在是難以生產赤磷吧。”
張新吾誠懇道“是的,不僅如此,我們也無法知道火柴頭的配比。”
“配比不成問題,無非就是硫磺、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配比實驗,這個可以進行窮舉嘗試。”李諭摸著燒瓶說,“只要是源頭有了,后面就不怕實驗浪費。”
氯酸鉀和硫磺現在天津并不難找,這兩樣東西是制備火藥的重要原料,天津又是北洋陸軍的根據地,并不缺這個。
而且氯酸鉀也沒什么神秘的,高中化學有個重要實驗不就是氯酸鉀制備氧氣。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東西張新吾也知道氯酸鉀和硫磺,但他是真不知道同樣的元素還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形態。
不管是實驗室還是工業上,都是先制備出危險的白磷,然后再去制備紅磷。
方法并不復雜,就是加熱,當然是隔絕空氣進行加熱。
實驗室較為簡陋,李諭換上一身衣服和張新吾、羅劍秋一起做起實驗。
李諭給他們做了展示,如何加熱、如何收取紅磷等等。
只實驗了四五次,李諭就很熟練地可以用白磷制備紅磷,然后再教給了張新吾和羅劍秋。
之后就可以將紅磷制作成火柴盒側面的摩擦層。
雖然看似很簡單,但之前卻難住了兩人許久,而且瑞典人與日本人也壓根沒有告知方法。
反正這東西也不是什么專利,怪只能怪大清太落后,高中化學都成了工業發展的瓶頸。
然后李諭又與他們一起做實驗將氯酸鉀、硫磺和二氧化錳研制火柴頭,其實就是通過實驗控制起火溫度。
李諭終究是受過現代教育,懂得從高溫向低溫,也就是從“過分安全”到“常規安全”緩和過渡的實驗策略,幾十次實驗后,第二天也完成了初步的配比。
都不是什么復雜的化學問題,初步配比的精度雖然還是不夠,但是方法有了,后續張新吾只需要再多做一些配比實驗就可以。
有了這些工序,就可以完全不再使用白磷,也就是可以生產安全火柴。
張新吾在筆記本上認真記下了李諭的實驗步驟,興奮萬分“沒想到李諭先生可以無償給我們這些寶貴的機密,實在是無以為報,等我們的工廠運轉起來后,一定給您奉上酬勞。”
李諭笑道“舉手之勞,無足掛齒你們如果可以想辦法提高產品質量,然后降低價格,成功打開火柴市場,就是對我最大的謝意。”
張新吾一揖到底“先生高義,實在是佩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