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奎吆喝道“好來四份爆肚一共80文。”
爆肚量很大,非常實惠。
王福奎是第一代“爆肚王”,之后的第二代“爆肚王”王金良直接發展成為坐商,還立起了“西德順”字號。
這是家百年老字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侯寶林的清唱和評書里頭都會說:“您上東安市場,有個西德順”
當然也不僅西德順,東安市場里誕生的百年老字號還有很多,什么稻香春、爆肚馮等都傳承至今。
旁邊賣豆汁的看到,也招呼起來“客官,豆汁也來點吧”
李諭心中一顫,豆汁他是真心喝不上來。
李諭讓趙謙拿好爆肚,準備回家時,突然看到了個“新鮮”東西,上前問道“店主,你家的西紅柿怎么賣”
“俺這叫洋柿子,好吃滴很。”店主道。
李諭笑道“好,那你給我稱十斤洋柿子。”
趙謙看了一眼說“先生,這是什么東西”
“一種蔬菜,好吃又有營養。”李諭說。
趙謙看著紅彤彤的果實,說“一看就像有毒,能吃嗎”
雖然西紅柿早在明朝就傳入中國,不過影響范圍一直非常小,到了明末清初也很少人吃。
西紅柿的大面積種植推廣要等到六七十年后了。
李諭說“當然能吃,回去我給你們做”
這下買的東西真是不少,李諭和趙謙離開了東安市場。
雖然現在市場還很殘破,但用不了幾年功夫,東安市場就會從一個擺攤設點的露天市場,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包含各行各業店鋪、商號、書店、游藝在內無所不包的超級市場。
李諭回到家就直奔廚房,“鳳鈴,給我打點雞蛋,我要給大家露點手藝,做盤菜”
鳳鈴大驚失色“哪有府上老爺親自下廚的先生您就不要忙活了,您只管說想吃什么,我會做。”
李諭拿出西紅柿,問道“這個會做嗎”
鳳鈴訝道“什么東西啊,看著怪嚇人的。”
李諭哈哈一笑“我就說嘛,還是我來吧”
雖然李諭廚藝很一般,但作為最最普通家常菜的西紅柿炒雞蛋,還是會做的。
沒多久,一盤紅里透黃的菜端上餐桌。
李諭得意道“嘗嘗吧”
但是王伯、趙謙和鳳鈴均不敢吃,直勾勾看著盤子說“先生,您就不要嚇唬我們了。”
“就讓我當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李諭拿起快子吃了一口“嗯幸虧放了白糖,味道好極了”
三人看到李諭動快,才敢品嘗起來,一吃就停不下了。
“哇塞,先生,沒想到您還是位大廚”
“是啊,還是西洋菜的大廚”
“想不到咱家老爺如此多才多藝,就這道菜,我看抵得上前門的酒樓”
李諭笑著說“這可不是西洋菜,明明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菜,你出去任何一個國家,也不會有人給你做西紅柿炒蛋,哪怕他們不缺西紅柿更不缺雞蛋。”
鳳鈴當即表示“先生,雖然我學不會您的那些西學學問,但是這道菜我可一定要學會”
“下次我做的時候,你可看好了還有哪,西紅柿不僅可以做菜,還可以直接食用。”
李諭接著直接生吃了一個西紅柿,幾人看到后紛紛效彷,果然甘甜可口,大為稱贊。
作為中國四大家常菜之首,每個學做菜之人學的第一道菜,堪稱“國菜”的西紅柿炒雞蛋,實際上差不多1940年代左右才正式出現,不過李諭卻讓它提前四十年面世,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創舉”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