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三十四章京城新氣象
李諭趁著這段時間也演算了不少東西,還寫了一些科普小故事,甚至也在研究該寫個什么科幻題材。
正月二十后,北洋武備速成學堂的課程基本也算是結束,李諭可以回京了。
袁世凱再次挽留道“先生不若留下做個槍炮工程師。這才是經世致用的學問,你那些數理的東西飄飄渺渺落不到實地。”
李諭知道也不可能解釋太多,只能婉拒道“承蒙抬愛,不過人各有志,在下還是有自己的一些抱負的。”
其實李諭是心中明白,即便是現在真的研究出了先進的槍炮,也是給日本人做嫁衣就這些軍閥們,根本把持不住,最終受傷的還是百姓。
所以李諭才不干這種事。
袁世凱見留不住李諭,只好令馮國章再取出三千兩銀票送給李諭。
兩次授課經歷,讓吳佩孚和孫傳芳等人對李諭深表佩服,兩人拿著李諭的講義讓他簽了字,鄭重道“謝教習授課,今后我等必每日上進,為國效力。”
“如此最好。”李諭說。
吳佩孚又說“如果沒有李教習,恐怕我這輩子都學不懂這么多學問。”
孫傳芳也說“實在沒想到如此深奧的數理內容我也能學明白。”
普通人聽了他們這些話肯定覺得沒什么,但是李諭可是知道他們今后都是大軍閥,認真學習從他們嘴里說出來,總感覺哪里怪怪的又說不上來。
好在兩人此后也對李諭一直尊敬有加,簽過字的講義都保存得很好。
李諭回到旅店時,呂碧城也拿著一份信開心道“京師大學堂給我來信了”
“京師大學堂”李諭訝道,“據我所知,現在大學堂似乎還并沒有開始招收女學員。”
“我知道,”呂碧城說,“來信的是嚴復先生天哪,他可是我的一位偶像”
李諭問“嚴復先生現在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總辦、寫了天演論的嚴復先生”
呂碧城使勁點點頭“當然是”
李諭又問“嚴復先生為何給你寫信”
呂碧城很高興“他要收我為弟子,還要教授我邏輯學。雖然當不了大學堂的學生,但是能當嚴先生的徒弟也沒差多少。”
“這是好事啊”李諭說,“嚴復先生在京師大學堂的教習中,的確算是最懂西學的。”
“我還真沒聽過邏輯學,”呂碧城道,“這也是西學嗎”
李諭說“是的,是一門關于思維的學科,可以讓人變得會思考,或者說變得更聰明,說不定以后你還能斷桉哪。”
呂碧城興趣更濃了“那我要學”
現在確實很多初涉西學的人都會學邏輯學,畢竟數理等專業學科太難了。
而邏輯學研究的是人的思維,比數理科學要基礎,也要簡單許多。且它無論如何都是一項科學批判的思考方式,值得學一下,能有個科學的思維認知。
不過后世很多人可能對邏輯學有點陌生,其實是因為它太基礎,早已融入到所有的學科之中,各種基礎的推理過程都是一種邏輯。
但要說邏輯學最出名的一樣,肯定還得是推理了,包括柯南等動畫影視作品實際上就是各種縝密又有趣的邏輯推理。
正好兩人一起回京,呂碧城對京師大學堂也蠻好奇,她以后想要做女子教育,自然也想看看京師大學堂如何辦學。
他們找到嚴復時,嚴復正在看報,見到李諭時,他指著報紙說“前年張翼尚邀請我去開平礦務局任總辦,但我很快就感覺不善管理卸了任。只不過沒想到那時候開平礦務局的實際控制人已經成了英國人可嘆老夫當初竟成了洋人的下屬要不是你揭露此事,老夫還蒙在鼓里不為所知”
李諭嘆了口氣說“只可惜我們沒有完整的法律體系,事情幾乎成了死局。”
嚴復剛剛知道事情原委,實在看不下去“不能就此罷了朝廷的奏事處已經開印,老夫明天就要寫個奏折遞交上去。”
嚴復還是出過國的,知道這些人的心理,他對此事也確實上心,明年英國法庭開庭審理開平礦務局一桉時,嚴復便親赴倫敦交涉。
只不過結果嗎,只能說盡了人事。
大清國力擺在這,法庭確實判決德璀琳、胡佛等人的墨林公司敗訴。不過又能怎樣,外商依然把持了幾十年開平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