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英走后,王伯他們趕忙迎著李諭進了屋。
“想不到先生回來這么晚。”
李諭笑道“我也沒有想到,給你們拜個晚年。”
鳳鈴道“哪有府里老爺給下人拜年的,先生您真是沒有個老爺樣兒”
“怎么說話哪”趙謙拉了拉鳳鈴。
李諭壓根沒當回事,他也沒當他們為下人,于是說道“沒關系的。”
王伯又道“對了,先生,不知道您曉得嘛,現在前門大街的西珠市口剛開了一家叫做文明茶園的戲院,取消了婦女不能進戲院觀戲的規定,現在大家伙都在傳哪。”
“哦”李諭訝道,“京城里也有這么開化的地方”
“是啊,”王伯說,“我是在茶館里聽老于說的,他現在到處吹噓,畢竟開設戲院的是他們鑲白旗的肅親王善耆王爺。”
“善耆在東安市場門口告示上署名的那位”李諭問道。
“就是他。”王伯回道。
“有點意思。去的人多嗎”
“不算少,戲院的票都要提前買。尤其是聽說最近同慶班的楊小樓也會登臺,大家伙都想聽聽太后都夸贊的名角。”王伯道。
想不到京城現在還能有這種“奇觀”,實在是讓人想不到。
李諭第二天在京師大學堂撞見呂碧城時就告訴了她。
呂碧城也真是沒進過戲院,現在的清朝確實不允許女人進入戲院。
所以在她看來一定這也是女權的一種進步,當即表示要去看看,不管懂不懂戲曲,總歸是一種形式上的突破。
不過茶館現在太火了,無奈只好搞出了買票制度。李諭沒想到票也不好買,只好直接找到楊小樓,從他那要了兩張票。
李諭拿著票問道“要多少銀子”
楊小樓說“李兄弟和我客氣什么”
李諭看了一眼票面說“不便宜吧,我看著位置還是很靠前的。”
楊小樓擺擺手“小意思而已,李兄弟幫了我們那么多忙,這點小事無足掛齒。”
“其實你給我換個一般點的位置就好,我也沒那么講究。”李諭說。
“李兄弟,看來你并沒有去過文明茶園,”楊小樓道,“文明茶園是個新戲園子,本來競爭不過已經久負盛名的東華門外東悅軒以及天橋福海軒的。不過文明茶園能進女賓卻打出了名頭,票友們去文明茶園就是為了男女共去,所以位置就很重要了。”
李諭不明所以“有什么不同”
楊小樓說“戲院里樓上為女座,樓下為男座,是分開的,但如果想要男女同坐,只有前幾排位置才可。”
李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楊小樓笑道“所以說該懂的我都懂,要不干嘛不去別的戲園子不是。”
李諭看他怪笑的樣子“你懂什么了”
楊小樓哼哼一聲,用戲腔唱道“只可意會也,不可言傳也。”
李諭也不和他多說了,拿著票便回去。
現在茶館除了有說書的,當然也有唱戲的。
戲曲一定程度上幾乎可以說是從茶館中滋生出來的一門藝術,也并不特別過分。
梅蘭芳在舞臺生活四十年中回憶初期的劇場時就說:“最早的戲館統稱茶園,是朋友聚會喝茶談話的地方,看戲不過是附帶的性質。當年的戲館不收門票,只收茶錢。”
所以說文明茶園火到要收票也真是難得一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