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沒有計算機,沒有cad等設計軟件,想要畫圖紙是非常困難的,更加要求專業性。
張謇道“先生真不愧是西學大師,就算是讓我看一百遍實物,也搞不清楚原理,更別提徒手造一個。”
周學熙也說“說不定我們以后真的能造一個你說的汽車這種機器,那就真的不弱于洋人了”
李諭也很看好汽車行業,“以后很多地方都會用到汽車相關的技術。”
周學熙又問“洋人是不是已經有不少汽車了”
李諭搖搖頭“汽車在歐洲也算稀罕物,不過數量自然要比咱們這多多了。”
“洋人也不多”周學熙略有興奮道,“那么說我們差距不算大。”
張謇畢竟年長,并不覺得如此簡單“如果洋人也沒有推廣,說明難度不小。”
周學熙剛燃起的希望就被澆滅了一小半,轉而遺憾道“真那么難就不好辦了。”
不過張謇還是稱贊道“這么難的東西小先生也能做出來,要比我的紗廠先進多了。”
李諭道“話不能這么說,每個行業都很重要,只不過咱們現在沒有人做汽車罷了。”
周學熙嘆道“何止這一項,我們沒有人做的產業太多了。這次勸業博覽會就當長長見識,今后能補足多少就多少。”
兩人又開始把玩李諭做的差速器小車模型,雖然看起來不是那么復雜,甚至齒輪也都裸露在外。但越是這樣把實物明明白白擺在你眼前還讓你搞不明白的東西,越是讓人覺得很神奇。
簡直就是高超的炫技。
當然,其實只是李諭沒有條件做得更精致罷了
李諭之后又稍稍對模型做了一些加固和改進,但是船上時間很短暫,根本來不及做好所有細節。
范熙壬和馮祖荀、何育杰等人看到李諭的設計后也非常驚嘆。尤其是何育杰和馮祖荀,他們對其中的原理更加感興趣,和李諭一起探討了起來。
船舶很快靠岸大坂港口,大坂港和緊挨著的神戶港聯合起來,一度是日本戰前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清朝駐日本大使蔡鈞,以及日本大坂市的一些官員一起前來迎接。
由于人很多,他們去了本地華商所建的高麗橋清賓館下榻,這座酒店最近專門用來迎接參加博覽會的中國官員和紳商。
第二天,他們就直接先去參觀第五屆勸業博覽會。
日本高層對此也是蠻重視,李諭他們遠遠就看到一大隊人開道而來,看陣勢以及那個標志性的菊花徽章,竟然是日本明治天皇親臨。
一同隨他來的還有前首相尹藤博文、現任首相桂太郎,以及外相小村壽太郎。
日本的天皇一般不會在公眾場合演講,出面致辭的是尹藤博文。
雖然尹藤博文已經不再擔任首相,但朝野上下對他還是很尊重的。關鍵現任首相桂太郎與另一位日本政壇重要人物西園寺公望扯不清道不明的,不斷輪流當首相,反正如今日本政壇里的斗爭復雜得很。
如今天皇在場,尹藤博文往前一站,大家都信服,畢竟天皇對尹藤的確極度信任與依賴,要不然尹藤博文也不會四度出任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