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其實能想到原子彈這種在四十年代完美詮釋了原子物理頂級理論、最具有高科技的武器,就可以想象日本在短短三四十年后,物理學已經發展到了什么地步。他們甚至在三十年代已經建了粒子回旋加速器
在廣島挨了一發“小男孩”后,親赴現場調研美軍到底用的什么武器,并最終下結論是原子彈的就是仁科芳雄。
日本陸軍大概是1941年開始的原子彈項目,后來日本的海軍被打沒了,無所事事下又利用京都大學另搞了一個班子也來研究原子彈。
他們見到原子彈的威力后更想要原子彈了,給仁科芳雄的團隊下命令六個月內造出來原子彈。
只不過軍部的人壓根不懂原理,更不可能懂核物理學,只妄想有了這玩意帝國又能站起來了,他們要做的就是撐過艱難的六個月,然后就是帝國新的明天。
不過早在45年4月,仁科芳雄的實驗室就連同重要資料都被美國空軍炸沒了,別說六個月,六年也白搭。
陸軍啥也不管,這是唯一的希望了,于是就把這幫科學家拉到一個新的基地繼續研究,不過他們倒是不用忙乎了,因為沒多久第二顆“胖子”也來了。
后來日本一直在國際上博同情,說自己是唯一被原子彈攻擊的國家,太慘了。但他們為什么挨炸卻失口不提,呵呵。
仁科芳雄作為日本物理學的二代目算是在原子彈研究中蹉跎過去,不過后來的三代目開始厲害起來,也就是日本第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
好吧,這都是后話了。
很快火車到了東京,當他們來到東京帝國大學時,直接來到理學部。
反正現在物理數學不分家的大學有的是,李諭完全能理解。
長岡半太郎說“時日不早,先生今日好好休息,明天我們就會在禮堂為您召開一場盛大的演講。”
當天李諭真有點累,本來還想逛逛霓虹國,來日本的幾天里不是在看勸業博覽會就是在參觀學校或者趕路。聽說這邊溫泉不錯,但想法剛冒出來,腦袋一碰枕頭就睡著了。
這一晚睡得挺香,因為不用像睡賓館的小床一樣擔心掉下去,這次直接很傳統的睡在了地板上。倒是也說明長岡半太郎給李諭安排的住處很大,用了心。
第二天,李諭來到理學部禮堂外時,已經人山人海,他甚至在人群中發現一些中國人也來了。
有一個人李諭還挺熟悉,因為此人太出名了章太炎
他在中日之間往返過多次,今天能夠出席倒是不算例外。
這個時代的國人確實太過自卑,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出色的國人大家都想親眼看看。
李諭作為頂級優秀的科研工作者,在華人華僑圈子里的名氣現在要比國內還大。
當然,李諭不擅組織,名氣無論如何也不會比上“康圣人”不考慮革命者的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