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邊,在載振游玩富士山的時候,梁啟超仍然在寫文章同公使館做著斗爭。
事情確實鬧大了,甚至東亞同文會都找了上來。
找到梁啟超的是同文會的柏原文太郎,他是梁啟超最好的日本朋友之一。
雖然現在還看不太出來,但后世人肯定都知道東亞同文會何其臭名昭著。
梁啟超曾經去檀香山待過半年,那時候他沒有護照,用的就是柏原文太郎的。
甚至當時還有人因此謠傳梁啟超加入了日本國籍。
總之能把護照借給梁啟超,說明兩人關系的確很到位。
東亞同文會對中國的問題非常上心,畢竟是個超級間諜機構。
現在的會長是近衛篤麿,也就是更加臭名昭著的近衛文麿的父親。
會員里還有犬養毅和內藤湖南等人。
柏原文太郎對梁啟超道“我已經聯系過留學生會館,他們同意暫時不會組織退學。”
梁啟超道“多謝柏原先生,至少保住了這些學生,難得難得”
柏原文太郎說“也并非所有人都沒有退學,據我所知,弘文學院就有一些同學堅持退學了。”
梁啟超訝道“弘文學院”
柏原文太郎說“是一位叫做胡漢民的粵省學生,不知為何他堅持退學,留學生會館也沒有辦法。”
梁啟超嘆了一口氣“如果實在攔不住也沒有辦法。”
胡漢民咽不下這口氣,堅持要帶領廣東學生退學,不過突然發現不少人在經過調停后放棄了退學。
胡漢民更覺憤慨,于是直接寫了退學申請后回國了,還有幾位同學與他一起。
等待了許久后,李諭終于見到了載振,載振與那桐正就富士山景色做著各種點評。
李諭上去說“貝子爺,留學生學校出事了。”
經過之前的許多事,載振現在對李諭還是很尊敬的,于是問道“有何事先生請講。”
李諭把成城學校的事件告訴了一下載振,載振如今多少也算明白留學生不能斷,而且他也正好想安排個“自己人”,于是在李諭提出換公使后立刻表示贊同“游學一事,確實是當務之急,不能因噎廢食,自遏生機蔡鈞干的日頭也夠了,是該換個更懂得洋務的人選。”
旁邊的那桐聽到后卻說“貿然換人恐怕不合適。”
載振聽那桐的意思,似乎還是想保蔡鈞,他也不便駁那桐的面子,于是說“換人我只是隨口說說。”
李諭心中嘆了一口氣,這些皇族高層們,任人唯親慣了,根本不會過多關注能力。但事情不能就這么過去,于是又說“留學生事情繁多,公使館不便過多插手,或許可以增設一位專門的學生總監督。”
載振是個沒有太大政治決斷的人,一聽覺得李諭說的兩全其美,于是說“這個提議倒是可以接受。”
李諭趁熱打鐵“這對國家的發展好處很多。”
載振一直想正兒八經得積攢點政治資本,能培養自己人肯定愿意,“如此最好至于人選該挑誰哪”
李諭說“我不便提及人員,但如果說到范圍,想來參加過出國事件的人更加合適,貝子爺可以在其中適當挑選。”
載振一拍腦袋“對啊,我想起來了汪大燮正好就在外務部總理衙門,關于留學生的事他肯定懂。”
總理衙門里都是奕劻家的人,當然也是載振的“自己人”。
李諭說“貝子爺英明。”
汪大燮可比蔡鈞要合適多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