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康有為那西學功底,聽他講真不如自己看原著。
反正這一點現在梁啟超早就感同身受。
麥孟華說“或許先生可以于旁敲側擊中傳遞。”
李諭感覺他們就是想害死自己,之前沒有什么往來,上來就讓李諭干這么危險的事,他怎么可能會做,于是婉拒道“講課的時候,太后手下的太監崔公公是一直在門外聽著的。”
梁啟超早就聽出了李諭的意思,說道“確實太難了,還是不要難為先生了。”
麥孟華想想也是,于是又說“那么先生對于加入我們保皇派可有想法”
李諭搖搖頭,堅定道“我就是我,不會加入任何一方。”
麥孟華訝道“先生難道有實力扭轉乾坤現在最有希望改變時局的只有康師,跟隨康師才是明智之舉。”
李諭一個百年后的穿越者,事態發展怎么可能讓他指導。而且真不知道康有為的人哪來這么大的自信。
李諭笑道“什么時候康師能夠回國再說吧。”
麥孟華見勸不動李諭,只好說“我已經記下先生的聯系方式,今后有動向會與先生隨時保持聯絡。”
李諭一頭黑線,真是不害死人不罷休啊
李諭壓根不想摻和進這些政治事件之中,他只想做個旁觀者。況且大清早晚要沒,保皇派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梁啟超也覺得麥孟華的要求有點過了,于是打圓場道“先生放心,我們不會主動與你聯絡,除非事情緊急。”
李諭點點頭,還是梁啟超明事理,感激道“多謝理解。”
送別麥孟華和梁啟超后,李諭又在日本待了一兩天,得知張謇、貢王、載振他們還要繼續在日本考察一段時間,而李諭真沒太多時間耗著了。
過不了多久,京師大學堂就要進行一場中期考試,李諭已經曠了無數課,按照他與丁韙良的約定,考試肯定不能錯過。
范熙壬、馮祖荀等學生也準備一并回國,反正他們今后有機會留學,如今單純的考察任務對他們沒有什么意義。
中日之間的輪渡比較頻繁,也不像去歐洲那么曠日持久。
李諭先坐火車到達橫濱與范熙壬他們會合,然后乘坐輪船出海。
輪船在朝鮮半島目前最大的港口釜山港停靠半天,再次開赴天津。
甲午戰爭后,朝鮮也被日本吞并,釜山港已經是由日本人控制。而他們的野心卻越來越大。
于天津塘沽港再次輾轉火車到達京城后,李諭與范熙壬等人告別先回到了家中。
李諭本來想著發封電報回家,不過突然想起王伯、趙謙、鳳鈴他們沒有一個懂如何收發電報,只好作罷。
一到家,王伯他們就熱情歡迎進了李諭,行李最大的就是帶回了幾個打字機。
王伯看著這些新鮮玩意說“先生你每次回來都會帶一些洋玩意。”
李諭笑道“都是有用的東西,你們也該學學。”
趙謙摸著打字機“上面這亂七八糟的符號我都看不懂,我可不會用。”
想想也是,趙謙和王伯文化水平并不高,看來只有靠鳳鈴了,畢竟她在青樓里可是受過不少文化教育的。
鳳鈴也自告奮勇道“先生你教教我吧,他們兩個五大三粗的,大字不識幾個,而且我怎么也該給府上做點事情。”
確實也只能靠她了,李諭說“你這么說最好,以后學會了給你加薪水”
鳳鈴一聽更有動力了,問道“是不是先琢磨您剛買的這幾個洋機器”
李諭說“這些先放著,現在最關鍵還是要會用電報機,正好電報機配套有一份莫爾斯電碼表,你這段時間好好練習練習。放心,不難的就是個熟練的工作,用老話說就是,無他,唯手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