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五十四章奧運第一人
離開西苑后,李諭感覺長出了一口氣,宮中環境實在是太壓抑了。
瀛臺是那種環境上的壓抑,慈禧那兒直接是精神上的壓抑,真不知道他們怎么挺下來的。
回到家,鳳鈴已經翻譯好了今天愛因斯坦發來的電報,李諭沒想到愛因斯坦回得這么快,他拿起報文,上面寫道
“李諭先生,你真是無與倫比的神奇你的想法實在是太妙了我準備花時間先仔細研究變換方式。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東方拜訪你,或者先生能來瑞士的話,務必與我共同探討物理與數學”
估計研究這些會花去愛因斯坦不少時間,李諭回道“我也期待與閣下共同研討,今后去到瑞士,定會共同鉆研前沿之科學。”
好嘛,看來真是跑不了要給狹義相對論貢獻力量了。
沒過幾天,唐紹儀就通知李諭共同前去天津北洋大學堂。
北洋大學堂其實才是第一個以“大學堂”命名的高等學校,甚至比京師大學堂還要早兩年。
而且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也是由北洋大學堂發出,獲得者是民國著名法學家王寵惠,如今這張“欽字第壹號”文憑還保存在天津大學。
李諭之前與載振一起出使西歐諸國時,就見過盛宣懷,不過短短半年多過去,李諭又是今非昔比了。
盛宣懷說道“李先生,久仰久仰。”
盛宣懷現在是鐵路大臣,雖然聽名字似乎不如總督厲害,但是個絕對的實權派。
后來交通系在民國初年是個不得了的大派系,一切的肇始就是從盛宣懷開始。
李諭回敬道“盛大人有禮了。”
盛宣懷說“能請到你來參加北洋大學堂的開學禮,簡直再合適不過,實不相瞞,自從北洋大學堂開辦尹始,我便一直致力于理工科的開設,教學儀器也是采購自美國。”
李諭道“盛大人高瞻遠矚。”
現在國內的幾個大學水平參差不齊,各種教學理念也是不盡相同,資金來源更不一樣。
北洋大學堂屬于財力比較雄厚的,畢竟盛宣懷親自督辦,他可是晚清最厲害的官商。
如今很多學校都是學習的日本制度,但北洋大學卻從開始便參照了美國制度。
學校砸了很多錢,除了漢語課程,基本上各科都請了外籍老師,所用的試驗器具也都是從美國進口。
北洋大學堂的學風很嚴格,優秀的畢業生甚至可免試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攻讀研究生,因而被譽為“東方康奈爾”。
不過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北洋大學堂受損嚴重,一直到今年才重新復課。
目前復課開設的只有三個專業法律、土木工程、采礦冶金。
盛宣懷是明白人,知道現在最缺的就是政法與科技方面的人才。
一同出席的還有不少天津教育界名人,就比如之前見過的嚴范孫。
盛宣懷首先在禮堂中做了復課致辭
“雖然校舍被破壞,但我們的精神不會被破壞。大學堂還是大學堂,學生也將會是更加優秀的學生,我堅信早晚我們會趕超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