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五十七章紅塵煩擾
李諭說“先生的想法肯定可以實現,只是需要時間沉淀。”
他恐怕無法想象以后每年大學畢業生已經多到爆炸。
蔡元培問道“聽說這次先生是要去武漢拜見張之洞大人”
李諭點點頭“沒錯,路上應該還會去一趟湖州。”
史量才訝道“湖州”
李諭把皕宋樓的事情告訴了一下他們,史量才是個報人,敏感性很強,一錘桌子道“欺人太甚咱們的好東西流失的難道還少嗎這件事我一定要登在報上,絕不能讓日本人得逞”
李諭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只要傳播開,更多人知道,才能有辦法。
而且上海及周邊蘇杭地區非常富庶,總會解決。
蔡元培對身旁的李叔同說“息霜,你也想想辦法。”
李叔同摸著手邊一根松枝說“師傅有命,自當遵從,而且關乎國家,毫無怨言。”
蔡元培對李諭說“息霜可是富家子弟,家中有錢莊,說不定就能幫上忙。”
李叔同出身天津著名的“桐達”李家。父親李世珍曾官至吏部主事,之后辭官繼承父業,經營“桐達”錢莊和鹽務,成為津門巨富。
李叔同是他父親的老來得子,68歲時才有了李叔同。
據說李叔同降生之日,有喜鵲銜松枝送至產房內,大家都認為是佛賜祥瑞。所以李叔同就將這根松枝攜帶在身邊,終生不離。
李家自小篤信佛教,李叔同也打小就可以背誦大悲咒往生咒等佛經,在家常與三弟一起學僧人做法,兩個人都用夾被或床罩當袈裟,在屋里或炕上念佛玩。
或許這也某種程度上種下了他今后出家的因果。
只不過如今的李叔同是個絕對的富家公子哥。
而且是個比較有想法的公子哥。
戊戌變法時,李叔同為證自己力挺變法的決心,特地刻了一方私印“南海康君是吾師”,隨身帶著。
變法失敗后,清政府在全國范圍內緝拿余黨,他也跟著遭殃,上了通緝名單,無奈之下,只能攜母親避禍上海。
但他家在上海也有錢莊,他可以憑少東家的身份任意支取生活費用,手頭相當闊綽。
關鍵李叔同也的確有才情,如今他以富家公子身份,與滬上名流交往,文人雅士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五光十色。
李叔同說“我對周邊也算熟悉,如果先生想去湖州,我確實可以幫上忙。”
李諭感激道“多謝。”
李叔同忙說“先生不用謝,這點小事,何足掛齒。”
說話間,飯店也開始上菜了,不少還是西餐,蔡元培說“難得來到匯中飯店,咱們必須嘗嘗洋餐。”
李諭上輩子也來過外灘,不過真沒在和平飯店吃過飯,只知道非常高大上,價格也有點讓人望而卻步,早餐都要兩百多。
今天請客的不出意外應該也是李叔同了,這一桌子明顯他最有錢。
史量才端著咖啡“嘗嘗這個,正宗的洋茶,叫做咖啡,味道獨特。”
李諭當然吃過許多次西餐,但如今普通人想吃西餐還真不太好找地方。
史量才也沒忘抓緊機會向李諭約稿,李諭欣然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