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一年后,因為上次救災非常成功,人送陸樹藩稱號“湖州善人”,李鴻章又安排他救災。
只不過這次不知道為何,陸樹藩竟然把籌得的善款借給了一些私人,或許是認為他們將來會有出息,沒想到是一幫騙子,錢要不回來了。
這種事一出,對籌款打擊是非常大的。
而且因為操心救災的事情,陸家在上海的絲廠、錢莊又疏于打理,陷入困境。
總之一連串的打擊直接讓陸家銀根斷絕。
至于之后為什么會把藏書賣給日本人,多少也是對清廷失望了吧,畢竟他本身也想把藏書賣給政府的。
但指望清政府,只能是呵呵。
三人敲響潛園的大門,很快有名管家來開門,李諭送上拜帖“京師李諭、上海張元濟、李叔同求見陸家老爺。”
管家看了一眼拜帖,又看了一眼三人,似乎陷入了思想斗爭中,一時沒有搭話。
李諭又問了一句“管家”
管家一咬牙,說“你們進來吧但現在府上有一名日本人島田翰正在拜會老爺。哎,你們去看看吧。”
李諭沒想到日本人來這么快,忙問道“他們現在何處”
管家說“都在皕宋樓,你們隨我來吧。”
張元濟也忙說“請帶路”
“皕宋樓”這個名字,從字面意思就看得出,兩個“百”,意思就是有兩百本宋版書,這是當年陸家家主陸心源對自己收藏的高度稱贊。
畢竟宋版書是藏書界最珍貴的。
對了,其實宋版書大部分都是凋版印刷。
凋版印刷術發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開始普遍使用。
但是,唐及五代刻本流傳下來的已屬寥寥。
而宋朝雖然有了活字印刷,普遍使用的其實仍然是凋版印刷術。
多說一句,有趣的是,現在韓國人一直認為活字印刷術是他們的哪因為目前發現最早的活字印刷術的書是13世紀末高麗的清涼答順宗心要法門。
但明白人都知道,這只是韓國的一個孤證,中國能拿得出手的證據要多多了。
可韓國人不這么覺得,立刻覺得活字印刷術是自己的,現存發現最早的就在我這然后當成國寶,拼命宣傳。甚至還搞成了當地的旅游業金字招牌,并建了古代印刷術博物館。
也是挺搞笑的。
反正李諭對這種情況早就見怪不怪了,全世界都是韓國的
說回宋版書,不僅刀法精細,字體遒勁,而且校訂精審,學術價值很高。
因此,世稱宋刻本最善,但到清代也已經不可多得。
為此,清代藏書家往往炫耀自己所藏的宋版書籍。
乾隆年間,蘇州著名藏書家黃丕烈曾藏有宋版書一百余部,于是將自己的藏書處取名為“百宋一廛”,向世人夸耀自己藏有百部宋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