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六十二章合理勸諫
鋁確實是個非常好的材料,而且早年間價格幾乎等同黃金。當年拿破侖用的餐具據說就是鋁制,而其他人都用的銀制餐具。甚至1889年時俄國沙皇頒給門捷列夫的獎杯都用鋁制造。
差不多到了十九世紀末,鋁的生產成本才開始明顯下降。
不過總體看,鋁的真正大規模應用還是要到幾十年后才能發揮出來。但這東西確實也被夸上天了,畢竟還是少嘛。
目前真要應用,無非就是在汽車工業上,本來也該用于飛機,只是一直到一戰,飛機也主要是用木頭造的,因為大家早期并不認為飛機可以用于軍事。差不多到了二戰時期,鋁合金才開始大規模用于飛機。
當然,現在飛機的材料更好。
張之洞此刻的想法李諭確實能理解,畢竟金屬對于現代工業太重要了,不過鋁的生產其實并不是很迫切。
但如果可以早點生產確實無妨,而且需求量遠不如鋼鐵那么大,電解鋁工藝已經比較成熟,產品價值也高,單單對汽車工業的價值就值得生產,甚至還能產生不小的效益。
此外,李諭覺得就目前情況看,漢陽鐵廠緊挨著漢陽兵工廠以及鋼藥廠,同時在生產火藥,他自然不會去動軍火,但實際上有一樣東西和軍火用的一些材料非常接近。
張之洞聽聞李諭說可以造出來鋁,心情為之一振“煉鋁會不會如同煉鐵一樣難”
李諭說道“回張大人,鋁的生產主要需要用到電力,所以我想大人可以酌情先配套電力公司。”
張之洞訝道“電力我知道這個。可為什么需要用電,難道不是像煉鐵一樣”
李諭解釋說“鋁的生產工藝并不相同,需要用到電力。而且說到工業的基礎,也非鋼鐵,嚴格說就是電力。”
張之洞摸了摸胡子“電嘛當年我在廣州任職時,李提摩太給我帶來過一臺發電機,當時點亮了百來盞燈泡,確實感覺很新鮮。聽你這么說,除了照明,電還能干別的”
廣州歷史上的第一盞燈的確就是張之洞為官時點亮。
不過顯然這個時候的國人對電的了解都太少,畢竟看不見摸不著。
不對,摸著就被電了
李諭說“工業文明基本就是建立在電之上,它能干的事可太多了。”
張之洞若有所思,“那么說,沒有電,也就沒有鋁”
“是的”李諭用力點點頭,“反過來說,有了電,也就有了更多別的東西。不用說咱,洋人就離不了電。”
“原來洋人如此看重電力,”張之洞握了握拳頭,“也好,我知道你是懂西學的,你的建議我必須采納。不就是發電廠嘛,這個多少我是見過的,可以搞”
李諭說“大人英明。”
不算漢口租界的話,差不多到了三年后,也就是1906年武漢才正式有了發電公司。
但這東西真的是越早有越好,而且發電量越大越好。
現在先有個一兩萬千瓦的裝機量也夠了,自然不能和一百年后武漢兩三百萬千瓦的裝機量比。
而且武漢靠著長江,水系發達,完全可以利用一下水電。實際上武漢第一家電力公司就是用的水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換源a,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話說到時候如果真的用水電搞起了電解鋁,還真挺環保
要知道李諭剛被“電”到這個時代之前,咱們已經開始考慮電解鋁行業多用水電了,畢竟碳排放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