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一百七十四章影響
事情安排妥當后,進展就非常快了。
李諭先給普利策投了篇稿件,講了講自己的學術研究,并提到自己會在sce雜志上發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此外,他還寫到自己會出一本基于宇宙模型、宏大故事背景的科幻。
但李諭宣傳能力顯然沒法和普利策比。
普利策的世界報是真厲害,新加了一篇社論,就是重點介紹了李諭已經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的身份,然后就他的各種成果一通宣傳。
還是人家專門搞報紙的會宣傳,先把人設立起來,并不著急宣傳sce以及星球大戰。
讀者胃口吊起來后才提到了sce雜志,并把它吹到了很高的地位。
科學促進會也追加了資金,這一版印有李諭論文的sce印了非常多份。
借由他發現冥王星的名聲,這幾篇文章又都是天文學領域,直接在科學界引起了轟動。
關鍵是上來就有這么多大發現,這一期sce直接爆炸,再往后推很多年,也不會找到單期雜志有這么多高質量、重量級發現論文的。
英美之間消息比較通暢,很快歐洲也對這期sce提起了極大的興趣。
科學促進會按照李諭說的,早早就裝船了上萬本雜志運往歐洲。
大西洋并不特別寬,現在美國東海岸與歐洲的路程,以輪船的航行能力,視目的地而言,一般也就是四到六天的航程。
然后普利策的世界報緊接著才提到了李諭的新科幻星球大戰新希望,關鍵普利策還非常巧妙地講述了一小部分故事情節,但很快收住。
這真是太會玩了
和后來電影的宣發簡直如出一轍,讀者期待值完全拉滿。
總之,通過普利策的專業手段一搞,不僅sce立刻在科學圈擁有了一席之地,就連星球大戰新希望也是剛出版就秒售一空。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已經好久沒有看到如此火熱的銷售場景,簡直不弱于馬克吐溫以及柯南道爾。
這本書的定價為2美元,并不厚,但是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按照李諭的構思,做了一些插圖,沒想到這些插圖成了催化劑。
畢竟科幻總歸是有那么一點點小門檻,插圖可以非常完美地讓讀者了解宇宙知識以及設定。
第一版印刷了三萬冊,僅僅賣了兩天就沒了。哈珀柯林斯也是服了,主編詹姆士直接把第二版的印刷量提高到了15萬冊。并且火速找到李諭要到了在歐洲的發行權,歐洲的銷量也不會低于美國,畢竟受凡爾納和威爾斯的影響,現在歐洲的科幻讀者群體非常大。
詹姆士這段時間是真的忙壞了,找來插畫師準備多增加插圖,并重新設計了封面,電聯美國各大分銷點準備好上架。
不過李諭也僅僅是在報紙上看到了銷售的火爆情況,更厲害的還得是英國皇家學會刊發布了李諭的關于黑體輻射公式的推導以及探討,目前物理學界才是直接炸鍋。
誰都夢想驅散兩朵烏云,沒想到做成的人竟然是普朗克以及李諭。
一時之間物理學界竟然安靜了下來,大家都埋頭驗算起李諭的推導過程,并設法理解其含義。
不過短暫的平靜后,就是一番激烈的討論。
最先作出反應的肯定是普朗克,他直接登文力挺,直言量子理論才能解釋黑體輻射。
而反對方,熱力學領域的大軍實力也很強,提出維恩公式的維恩對此就非常不服氣,他現在是維爾茲堡大學物理教授。
他的位置是接替的倫琴,足以說明他在科學界地位不低。
維恩算是研究熱力學與電磁學的資深人士,根本無法接受所謂的“不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