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諭在文章中并沒有強調“不連續”,不過很多人還是延伸到了這上面。維恩發文駁斥,并聲稱“難道我們人類就像蚯引一樣,是一節一節的何其荒謬的解釋”
雖然不正確,但維恩還算是懂黑體輻射推導的,其他很多人的反對聲音就更大了。
就比如馬赫先生,他說道“雖然我找不出文中的錯誤,但僅僅大概看了看,我就知道絕非如此這讓我想起了古希臘那些巧妙的詭辯以及悖論,即便現在找不出問題,我相信所謂的量子理論絕對經不起時間的推敲”
好吧,人家連細看都沒看哪。
不過也沒什么奇怪,畢竟馬赫連原子論都不相信,又怎么會相信量子,這不就是跨越緯度了。
支持者那邊如玻爾茲曼則直接提到了新科學理論的啟發性,“我們不能總是故步不前,科學史上頑固的阻攔者并不少見,但就像火焰中升騰而起的日心說理論,在時間的洗禮下并不會經不起推敲,只會變成堅固的錘子敲打那些無知的腦袋。”
他和馬赫非常不對付,說話也沒有留余地。
馬赫當然看出來玻爾茲曼是直指自己,回擊道“誰又能證明李諭與普朗克不是科學史上蹦出來的小丑,想要通過驚世駭俗的理論博取大家的眼球而已。”
玻爾茲曼不甘示弱“請不要只是反駁,還請你找出李諭文中的錯誤。不然我只會認為你像個馬路上的無賴或者潑婦一樣在胡攪蠻纏。”
馬赫直接被懟得說不出話,不過這個暗虧也不想吃,于是迅速埋頭去研究那套量子理論,好找出反駁的點。
但李諭作為一個穿越者,對量子理論太熟悉了。他深知量力理論不像相對論,可以短時間內提出來,它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不能講太多。所以根本沒有過多引申,只是用量子假設以及數學進行推導黑體輻射公式而已。
好在李諭的數學在線,一點漏洞沒留下。
馬赫研究半天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只好叫來自己一方的奧斯特瓦爾德一同反擊。
奧斯特瓦爾德作為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水平是可以的,迅速拿出自己那套能量說來駁斥。
不過奧斯特瓦爾德的這篇文章李諭也看到了,他見歐洲那邊已經吵成這樣,正好借此再寫一篇文章。而且“能量是一份份的”正好可以用來解釋量子理論,李諭借此又從能量角度細致推導了一下,發表出去。
當然了,文中并沒有用普朗克虛構的“能量子”,而是說明了能量有最小單位。
這樣更加嚴謹,嚴格講,普朗克當年的“能量子”是個錯誤虛構,但當做能量最小單位則又是可以說通,畢竟普朗克也是認為“能量是一份份的”。
奧斯特瓦爾德做夢也沒想到李諭竟然用上自己提到的能量,而且解釋更完美。人直接蒙了,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李諭是不是又在支持自己的能量說。
不過細看就能發現,李諭不過是從多方面來闡述罷了。
正著反著貌似都可以說得通
但能量又有最小單位更加無法接受了好不好
奧斯特瓦爾德和馬赫等人感覺李諭簡直是在越來越深地挖坑,他們還不得不多學相關理論,但越學越感覺貌似李諭就是對的
簡直就像一個死循環,氣死人了。
這兩人是反對者中最厲害的,打蛇打七寸,能說服他們就ok,剩下的人就不用管了。
普朗克這個熱鬧看得是真有意思,自己都沒怎么出手,矛頭都被李諭擋下,而且還擋得很完美,不禁感嘆“曾經聽聞中國人會功夫,還有一種叫做太極的東西,看來我也多少要研究一下了,說不定其中也藏有不得了的智慧。”
開爾文勛爵和哈金斯會長同樣覺得很有意思,他們就希望看到科學界這種爭論,在思想的一次次對抗中,才能更加錘煉一個新發現的正確性。
好在李諭沒有讓他們失望,如今科學界并沒有找出任何瑕疵所在,只能說李諭太給力。
開爾文勛爵笑道“我才提出兩朵烏云沒有幾年,想不到已經有理論可以解釋黑體輻射問題實在是有點迫不及待看到另一朵烏云什么時候可以被驅散。”
開爾文勛爵肯定想不到,黑體輻射這朵烏云還會越來越大,甚至帶來漫天霹靂。
哈金斯會長也感覺李諭是真的不得了,“你看報紙了嗎他在美國又發表了幾篇關于天文學領域的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