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待了這么久,清朝駐美大使梁誠終于得到了會見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機會。
如果是在后世,駐美大使地位是很高的。
但眾所周知,外交實際上看的是綜合國力。“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估計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深刻最慘痛的兩個教訓。
反正以如今清朝的地位,梁誠真心只能等人家的空閑時間。
李諭收到梁誠的電報,火速從紐約回到了華盛頓。
梁誠見到李諭后對他說“這次會面很重要,西方人一貫重視第一印象,我們要拿出最佳的狀態,爭取讓美國同意重新招收我們的留學生。”
李諭說“此事當然要爭取,另外,大使也可以提議讓美國停止索要庚子賠款。”
梁誠訝道“停止庚子賠款怎么可能。”
即便梁誠是剛上任,也明白這是一件極難的外交事件。
李諭說“美國在庚子賠款上提出的緣由是彌補其在義和團運動中的損失,但顯然美國所求的3000余萬兩白銀遠遠超過他們的實際損失。”
梁誠嘆道“我明白,但”
李諭說“相比其他國家,美國是最好爭取的,如果這件事辦成,絕對是一件有功于社稷的大事。”
當初八國聯軍齷齪地討論賠償數額時,美國就感覺數字有點高,因為美國現在的政策并不是軍事擴張性質,還是希望搞貿易。所以出于自身的長遠利益考慮,建議把賠償數額定在合理范圍之內,這樣也能避免中國經濟崩潰,否則大家都落不著好。
但列強均不甘于落后他國而競相勒索,最終共同炮制了數額巨大的庚子賠款。
梁誠思忖道“就怕觸犯了美國人的逆鱗。”
李諭說“這可不是什么逆鱗。現在美國的排華法桉已經讓其產品傾銷遇阻,他們也想通過其他方式找補回來,況且你看美國像缺錢的樣子嗎。”
梁誠自然知道美國的強大實力,而且美國似乎也確實沒有什么殖民地,相比歐洲列強,看起來更“人畜無害”一點。
梁誠說“我放在心上,有機會了定會提出來。”
梁誠是聰明人,這種事當然要在外交上處理得圓滑一些。
李諭點點頭“咱們可以建議他們將退還的賠款用于教育事業。”
梁誠本來就是想要打通兩國之間的教育渠道,聽李諭這么說,感覺的確可行。
歷史上,要到差不多明后年,梁誠才會正式提及此事,但必然是越早越好。
按照實際情況,當美國決定退還庚子賠款時,清政府已經賠償了超過半數。
雖然退還的庚子賠款確實做了實事,建設了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著名學校。但錢其實還是咱自己的。
這種事怎么說哪,還是打個比方吧
小明沖進你家打砸搶,你因為掙扎弄臟了小明的衣服,小明的衣服損失了10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