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后還有個比較有迷惑性的,就是關于周易之類的學說。
即便到了后世,很多人還一直鼓吹周易中蘊含了所有宇宙真理,但越是這么說的,往往越是連周易都沒看過的。
粗淺地以為馮諾依曼等人提到周易中蘊含陰陽暗示了計算機中的1和0,就以為周易真的能解釋萬物。
最怕的就是這種不懂裝懂的,看似在抬高周易,其實作用則是在貶低周易。
可以說這種人非蠢即壞。
要么是真傻,要么是明明知道怎么回事,故意高級黑周易。
讓周易莫名其妙“承受了不該承受之重。”
這篇名為杞人憂天新解,副標題中國為什么科學落后的文章發出來后,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別人寫這種文章肯定沒人信,但李諭現在科學一道上的成就太響亮了,關鍵還有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美國天文學會會員的名頭,不得不讓人用心審視。
話說,仔細想想挺悲哀的只有靠其他國家,比如英國皇家學會的名頭,才能讓大家相信自己。
好在李諭不是腐儒,怎么都是現代社會尤其是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人,圓滑的道理還是懂得。這種身份如果有用,不用白不用
很快,幾乎所有國內參與新式學堂創立的人都看到了李諭所寫的內容,各種討論也是層出不窮。
擁護舊學的如辜鴻銘為代表的一大票科舉團體,瘋狂攻擊李諭,李諭文章的后面部分壓根也不需要看,因為他們的本領就是摳字眼,畢竟是經過八股取士的荼毒成長起來的。
他們抨擊李諭的點很簡單古人怎么可能會錯先賢怎么會錯你竟然反對春秋戰國孔夫子所在時代的經典,簡直是大逆不道,對,就是大逆不道
辜鴻銘在報上直接罵道“小兒李諭,一個經學成績不及格的人,怎么可能懂列子卻在這信口開河,大言不慚,不知羞恥還什么杞人憂天新解,你嘲弄我們摳字眼,你不也在摳字眼嗎”
辜鴻銘是個詭辯高手,幾個點提出來真的是不太好對付,李諭的確不懂經學,列子也不可能真的讀過,只是在上學階段學到有限的文言文內容。
而且辜鴻銘深知李諭經學弱這個堪稱“小辮子”的把柄。
李諭說很多經學家是摳字眼,辜鴻銘立刻借此也說李諭是摳字眼。
這兩招在詭辯上,都是高招。
也難怪后來新文化運動的大老們很多時候明知辜鴻銘是在詭辯,也在暗中承認他才氣難掩。
只可惜聰明才智有那么一點點用錯了地方。
當然了,時代的進步正是在這種思想的碰撞中發展起來,少了辜鴻銘這種雞蛋里挑骨頭的人,還真少了許多滋味,一道菜炒出來,就少了一點好色澤。
除了辜鴻銘,還有很多人在激烈反駁李諭,尤其是各大書院的秀才、舉人們,雖然科舉在兩年后就要廢除,不過現在不還沒廢除哪,所以大部分讀書人還是把科舉當做出人頭地的最大機會。
而科舉考的就是經典古籍,李諭這么罵他們的看家學說,當然不能接受。
這下可好,李諭本來是想要用一個最經典的例子來闡述道理。
但道理是闡述明白了,人家壓根不看你的道理啊
根本不跟你講道理,反正說先賢錯就是不對,就是犯禁。
李諭明白最關鍵的人物還得是辜鴻銘,擒賊先擒王,只有按下他才行,否則自己真能被上萬秀才舉人們給瘋狂“網暴”。
不過既然是反駁,就可以利用一些西方的人物,現在提出這些人來才是最好使的。
申報記者史量才急匆匆找到李諭“先生,您快點想想辦法吧,現在我的報館都要炸鍋了。”
李諭問道“怎么回事”
史量才說“大家都拿著列子,要你解釋里面的注釋,否則就要你登報道歉。”
還好杞人憂天的故事出自列子,這本古籍算是道家的經典,如果是出自儒家,怕是這些人要提著棒子找李諭了。
李諭不慌不忙說“不用緊張。”
史量才是站在李諭這邊的,此時卻急道“你這次算是闖禍了,就算是你想警醒世人,也不該得罪讀書人你以前寫東西也不這樣,什么時候這么喜歡引經據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