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來就見他似乎還得有點門路,李諭雖然被稱為“帝師”,但沒有一官半職,見個陌生的封疆大吏多少有點困難。
但總歸還是要試試,李諭說“總督府在哪”
黃飛鴻笑道“想見總督,要有中間人接線。”
李諭尷尬道“這么麻煩。”
黃飛鴻說“不過我想這個人也會想見到你。”
李諭問“是誰”
黃飛鴻說“左江道鄭觀應鄭大人。”
原來是他,李諭說“還請黃師傅引見。”
黃飛鴻第二天就聯絡上了鄭觀應,他現在還是粵漢鐵路購地公司負責人。
這個公司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公司。
京漢鐵路現在建得如火如荼,詹天佑忙得不可開交,進程也非常喜人,除了一些過河的橋梁,大部分線路都已經完成。
京漢鐵路的修建立刻刺激了各大城市,紛紛要修建鐵路。
武漢被叫做九省通衢是有道理的,位置正好地圖中部,于是廣州要求修建一條粵漢鐵路,與武漢相連,今后能成為一條縱貫南北的動脈。
正好清廷在京城也有這想法,自古以來兩廣地區就不太還控制,天高皇帝遠的,有條現代化鐵路能夠加強聯系。
當然了,現在可沒有技術在長江上建橋,粵漢鐵路只能是到長江南邊的武昌。
京漢鐵路其實也就是到了長江北邊的漢口火車站。直到1957年二者才經由武漢長江大橋連起來,名稱變成了后世的京廣鐵路。
但粵漢鐵路的建設過程卻比北段的京漢鐵路波折太多。
京漢鐵路兩三年后就能夠全線通車,而粵漢鐵路則直到三十年后的1936年才正式通車。
首先就是因為清廷最初事情辦的太幼稚,直接想都沒想就把筑路權丟給了美國一家公司。
但美國又很快把其中一部分筑路權轉賣給比利時,這明顯是違規行為,在現代建筑法上叫做違法分包,怎么可能把主體工程分出去。
當初是鐵路大臣盛宣懷通過時任駐美公使伍庭芳向美國方面借款,條件是五十年后中國還清債款,方可收回鐵路管理權。
這不就相當于美國隨時可以掐斷中國大動脈嘛
鐵路經過的廣州、湖南、湖北三省紳商頓時不干了,強烈要求奪回路權。
話說現在咱們,當然也包括日本的新干線,一直想往外發展,甚至給無息貸款啥的也要給別人修鐵路,其實心思都活泛著哪。
別以為咱們給非洲修鐵路那是在當冤大頭。
但這種事不能說太多總之其實是大賺特賺的就對了。
張之洞也站在三省紳商這邊,感覺不能把粵漢鐵路交給美國人,正好現在美國又違約,簽訂了合同后,工期一拖再拖。
實際上他們也沒有修建的能力,于是張之洞等人從維護權利的角度出發,要求收回路權,最終以675萬美元的高價又把路權收回。
雖然多花了些錢,不過從長久看肯定有利。
這時候還沒太多鐵路,但大家都知道鐵路的重要性,以后關于護路運動引起的事件可是一直在左右中國的歷史進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