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明白個中要害“是萬向節吧”
他在美國能夠順利拿下專利,就是靠的攻克了四驅系統中一些關鍵技術設計。
保羅戴姆勒道“正是”
李諭說“這個就在我的專利之中。”
保羅戴姆勒激動道“那么能不能邀請先生參與到我的四驅設計來我們如果使用先生的專利一定會付予費用。”
也就是專利使用費了。
李諭說“當然可以。”
其實這就是后世奔馳四驅系統的雛形。
后世奔馳銷售的汽車,凡是帶著“4atic”字樣的,便說明有四驅系統,在suv上更加常見。
保羅戴姆勒說“軍方已經向我們發出了供貨請求,但同時提出了一些技術要求。考慮到復雜的環境,四驅系統以及懸掛系統都是難點,要是先生能夠為我們解決這個難題,至少我們在資金上不會讓先生失望。”
德國的道路條件比美國要差很多,美國平原非常廣闊,而德國則有許多山巒和丘陵。
東歐、南歐的山地更多。所以對目前的歐洲而言,在硬化路面仍舊不多的時代,四驅系統幾乎是個剛需。
軍隊要走的路則更爛,少不了野外作業,所以一直到一戰前,歐洲軍隊還是離不開馬拉車。
軍方的要求里穩定性肯定是第一位,不然即便動力再強,熄火了還不如一匹馬可靠。
李諭的設計先進性沒問題,只不過需要根據戴姆勒公司的具體情況做深度的溝通。
李諭說“等我的試驗忙完后,就可與各位進行相關研發。”
保羅戴姆勒說“我們有的是時間,先生忙完手頭的工作,隨時找我們即可。”
耶利內克是個有錢的大金主,為表誠意說道“我們可以先贊助先生一臺最新生產的梅賽德斯牌汽車。”
保羅邁巴赫也說道“差點忘了此事,雖然我們財力上不如西門子公司,但贊助先生一臺汽車還是可以做到的。”
李諭說“此事不著急,等電子打火系統與四驅系統安置好后也不遲。”
保羅戴姆勒笑道“先生說得有道理”
將來李諭可以在歐洲搞個生產基地,就放在德國或者旁邊緊挨著的瑞士。
瑞士幾個大城市都在北邊一小條土地上,因為它南邊大部分都是高山,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
但瑞士北邊的城市如蘇黎世位置確實不錯,離著德國特別近,恰好德國的工業重鎮慕尼黑也在德國的南邊。
蘇黎世與慕尼黑二者相距不過兩三百公里。
要不當年愛因斯坦也不會跑到瑞士的蘇黎世去讀大學。
李諭說“汽車確實方便,我也非常喜歡。”
邁巴赫說“我聽說了,甚至還聽說你的車技不錯。”
耶利內克說“車技不錯有機會的話咱們還可以一起參加賽車比賽”
耶利內克作為一個富豪,也是個汽車發燒友、賽車愛好者。
這時候的賽車比賽沒那么專業,很多比賽就是各種有錢人開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