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的信件還沒到,汽車之父卡爾本茨先找上了李諭。
話說歐洲叫卡爾的人好多。
卡爾本茨是與夫人一同到來,而且開車的就是他的夫人貝莎。
從卡爾本茨的經歷也能體現出什么叫“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名偉大的女人”,貝莎從始至終都堅定地支持丈夫的汽車事業。
而且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的駕駛員恰恰就是貝莎。
1885年,就是貝莎把卡爾奔馳研制成功的汽車從小工廠開了出來,同時開出了輝煌的汽車工業篇章。
只不過當時那臺“奔馳1號”只有三個輪子,而且動不動要停下來維修。
剛開始的幾年,人們對汽車的嘲笑要更加嚴重,因為經常開著開著發動機就會在一陣可怕的轟鳴后突然拋錨。
然后在1888年,為了證明丈夫的發明不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廢物,貝莎再次親自駕駛開發到第三代的奔馳汽車,載著自己的兩個兒子驅車一百公里前往娘家看望母親。
來回兩百公里的檢驗,讓卡爾本茨信心大增,在此后的慕尼黑汽車展上一炮走紅。
卡爾本茨到訪的初衷與之前的邁巴赫、戴姆勒等人一樣,都是沖著先進的電子打火系統而來。
“您能看到,讓一位女士用搖桿啟動汽車,不僅不夠優雅,也非常費力,所以我對院士您的專利非常有興趣。”卡爾本茨說。
“的確如此,”李諭說,“邁巴赫及戴姆勒先生等人已開始要求供貨。”
“他們已經來過了”卡爾本茨問道。
李諭說“沒錯。”
“那我可要抓緊節奏”卡爾本茨說。
說來可能很多人不信,歷史上卡爾本茨與老戴姆勒住得其實并不遠,也彼此知道對方的名字,可惜一生都未曾見面。
現在老戴姆勒過世,奔馳三大創始人已經少了一個。
此時卡爾本茨的工廠與戴姆勒的工廠還是兩家公司,屬于競爭關系。
別人擁有的東西,自己如果沒有,很快就會落入下風。
整個二十世紀的科技發展都是在一輛飛速前進的云霄飛車上,變化實在太快,稍微不努力就會成為落后的產品。
卡爾本茨自己在擁有優秀的發明能力的同時,還是個成功的商人,他的夫人貝莎同樣眼光敏銳,卡爾本茨說“我們也需要供貨,但還不知道與車型的適配如何”
李諭說“電子啟動系統屬于一項較為容易集成進各家廠商汽車產品的設計,先生請看。”
李諭在圖上開始給他繪制起了原理圖。
卡爾本茨與邁巴赫等人一樣是技術出身,幾分鐘后就知道是個非常靠譜的專利,“太優秀了,還可以集成車燈,簡直是讓汽車有了眼睛。”
貝莎說“今后夜晚再開上汽車,那些馬車就只能羨慕了。”
卡爾本茨說“先生真是位天才,我一向認為科學家不會委身做汽車設計,但您真是讓我開了眼界。”
李諭笑道“設計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還有個問題,能不能順便請教一下先生”卡爾本茨問道。
李諭說“先生但講無妨。”
卡爾本茨說“我此前對車輛進行過多次改進,尤其是動力上,但我發現即便加大發動機馬力,還是無法讓汽車獲得相對應的動力提升。”
李諭明白卡爾本茨的意思“先生指的是動力損耗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