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實力可以說在東亞無敵,完全是海上大螃蟹,能橫著走。
由于日俄戰爭說到底就是針對制海權展開,所以開戰之初,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就龜縮旅順港內不出。
旅順港的對海防御極強,有200多門大炮,俄軍的思路就是固守待援。
日軍當然很明白俄軍思路,他們必須要在俄軍援軍到來之前拿下旅順港。
否則穿行大半個地球的波羅的海如果真的和太平洋艦隊會和,腹背夾擊,日本幾乎必敗,天皇怕是真的要跑到克林姆林宮去謝罪了。
所以日本的海軍和陸軍竟破天荒地形成了統一戰線,這在日本軍界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事情。
他們的思路就是陸軍強攻防守嚴密的旅順要塞,逼迫太平洋艦隊從港口中出來與海軍決戰。
過程非常慘烈,日本負責進攻的陸軍第三軍,統帥是出了名“愛兵如子”的乃木希典,強令士兵無畏沖鋒。
要塞里俄軍裝備很好,各種重機槍、遠程火炮、速射炮、榴散彈、鐵絲網,對進攻方非常不利。
而且旅順要塞絕對稱得上遠東第一要塞,有8個半永久堡壘,9個中央堡壘,還有六個永久炮臺,四個角面堡和陣地前沿戰壕相連,幾乎沒有防御死角。
后方高地為支援用炮兵陣地。
如果主防線被攻破,內有塹壕相連的堡壘炮臺和副廊陣地環繞旅順。
話說這么好的要塞,大清當年直接白給
唯獨的問題就是兵員尚且不足、并且被包圍后極難突圍。
李諭說“既然知道了對方的目的,我想你們可以重點加強旅順要塞以及周邊要塞防御,繼續屯以重兵。”
馬卡洛夫說“旅順要塞內已有四五萬守軍,日本人不可能攻破。”
日俄戰爭中的旅順戰役,最終實際上就是俄軍沒來得及等到援軍,所有的預備隊都在守衛戰中陣亡,不得不敗卻。
李諭說“今天日本人如何不怕死你們有目共睹,還覺得四五萬守軍夠嗎”
馬卡洛夫摸著鎮痛的傷口,日本人悍不畏死的樣子太可怕,如果日本軍隊都這樣,真的是非常恐怖的敵人,讓人心中生寒。
馬卡洛夫說“我知道了,我會抽調軍隊繼續加強要塞守衛力量。”
歷史上,最后的旅順要塞進攻戰,日方一天就損失了17萬人。
當然,并不是直接進攻的旅順要塞,而是旁邊的23高地。因為這個高地能夠俯瞰整個旅順以及港口,俄軍一開始就是利用這個優勢,能夠呼叫炮火準確打擊日軍。
日本沒啥特別的戰術,基本就是無畏沖鋒,當然還會有火炮,乃木希典的兒子便在沖鋒中戰死。
稍微了解現代戰爭的應該知道,近代戰爭中進攻最關鍵的就是步炮協同。
也就是頂著自家炮火進攻。
己方的炮彈彈著點需要在散兵線前五六十米,這就可以壓制對方炮火的同時為己方步兵火力支援掩護。
只不過執行難度有點高,日軍沖的太快,死在自己炮火下的并不少。
日本在清掃旅順周邊要塞時,還采用過挖地道接近要塞的方式,因為俄軍的馬克沁機槍太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