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武漢對于李諭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依舊乘坐內河航運沿著長江朔流而上。
實話說挺麻煩的,但這種情況很快就能好轉,兩年后京漢鐵路就可以全線通車。
但不得不說,由于遇到很多大事件,導致修的速度確實有點慢。
其實就算是清廷內部,即便是一度非常厭煩鐵路的慈禧等頑固派,心里也明白京漢鐵路再加上之后武漢-廣州間粵漢鐵路將南北串聯起來的重要性。
那時候除了中間擱著長江無法修建過江大橋,北京就能用鐵路直接和廣州相連接,中間經過了數個大省。
但清廷是活不到粵漢鐵路修好的那一天了。
由于內河航運的重要,現在長江兩岸的港口倒是不少,尤其漢口有租界存在,蠻繁華的。
之后京漢鐵路通車、漢口城墻拆除后,漢口的發展會更快。
來碼頭迎接李諭的是現任武昌知府梁鼎芬,他還是掌管湖北全省教育的學務處的文學堂總提調。
他一直受到張之洞的青睞,是張之洞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張之洞一生宦海生涯,梁鼎芬在好多節點起了關鍵的作用。
湖北是張之洞悉心經營之地,從1889年擔任湖廣總督一直到1907年進京,張之洞督鄂近18年之久,其中尤其以辦教育功績最為卓著,而梁鼎芬正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明年張之洞就會直接讓梁鼎芬擔任學務處總提調,徹底管理湖北全省學務。
梁鼎芬一生最引以為豪的也是與張之洞合力開創的教育偉業,甚至自提了一副門簾
“楚材必有用,教成君子六千人”。
李諭走下汽輪,梁鼎芬迎過來道“帝師大人再次大駕光臨,實屬榮幸。”
李諭道“梁大人有禮了。”
然后給他介紹了旁邊的謝煜希“這位是來自美國的謝煜希女士,管理著一支教育基金。”
此時國人對美國相對來說態度還算好一些,畢竟美國人還沒有搞過什么侵略活動。
梁鼎芬抱拳道“萬里之遙,辛苦辛苦”
李諭道“基金會想要在武昌境內設置一處學堂,將來能夠繼續深造,還有去往美國留學的機會。”
梁鼎芬此前就舉薦過不少人留學日本,當然知道留學國外的好處,“這可是大好事如今之勢,百廢待興,人才奇缺,如果能夠培養更多的人才出來,才是國之大事。”
李諭說“關于選地一事,我們”
梁鼎芬不等他說完,就打斷道“帝師大人剛剛南下之時,我就已經得到了消息。我與總督張之洞大人商談過,他給您選了一塊好地方,一兩銀子也用不著帝師大人出。”
李諭笑道“還有這好事。”
梁鼎芬道“張大人正急于尋不到優秀的西學人才,帝師可謂雪中送炭。但條件則是培養出的學生起碼要有一部分回歸本省。”
“這是合理要求。”李諭和謝煜希當然必須答應,畢竟省了上萬兩銀子。
梁鼎芬招呼手下牽過來馬車“我們先去一探。”
在路上,梁鼎芬拿出一份地圖給李諭看“地點位于兩湖大學堂旁,緊挨秀麗的都司湖。”
兩湖大學堂就是之前的兩湖書院。
李諭看圖上面積的確不小,超過了200畝,直接超出預期。
而且這個地方距離此后的辛亥革命紀念館、首義公園都很近。
位置蠻有意義,幾乎都能想象到以后的學生難免會受到辛亥革命的影響,甚至參與其中。
梁鼎芬已經命令衙役劃好了地段,放眼望去,平坦無比。
而且向西邊遠眺,五六百米就是滾滾長江。
“是塊令人心曠神怡的好地方,張大人與梁大人真是大手筆。”李諭感慨道。
梁鼎芬笑道“這才哪到哪,今后的學堂建設我們也會出人出力,保證帝師大人的學堂盡快開校。”
李諭笑道“大人做得有點太多了吧。”
梁鼎芬說“款項都是從經費中撥出,正好今年還有結余,不用白不用。只不過我們只懂得土木建設之法,卻不懂得西學之道,學堂真正的靈魂還需要帝師將來帶進來。”
李諭抱拳道“定然不會辜負張大人與梁大人所托。”
梁鼎芬說“我們對帝師可是有著萬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