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待了半天后,告辭離開。
他不能在兩湖待得太久,預約上船票,準備返回上海。
在船上有些許無聊,李諭在甲板上眺望長江時,突然有個人湊了過來“河川縱橫,山岳豐饒。”
“啥”李諭一頭霧水,“是在和我說話”
他回頭一看,是個中年人。
對方也一愣,轉而說“沒什么,我就是覺得長江勝景,令人心曠神怡。”
李諭看他穿著得體,身形靈活健碩,并不是尋常人,問道“閣下是”
“在下越平隆。”
“好少見的姓氏,”李諭說,“似乎來自上古時期。”
“沒錯,當是源自戰國亂世之勾踐。”越平隆說。
李諭心中一警“戰國”
越平隆說“亂世出英雄,戰國與三國均是令人神往的時代。”
李諭眉毛聳了聳,中國人哪會犯這種錯誤。
再加上他的說辭,很可能是個日本人,因為日本人對戰國與三國可謂仰慕至極。
李諭單刀直入“閣下應該不叫越平隆吧應該稱為什么君”
越平隆嘴巴張了張,旋即明白自己露餡了“先生是什么人我一開始看您留了短發,還以為也是一名日本人。”
“也”李諭說,“你真是日本人”
越平隆說“沒錯,本人小越平隆,是一名日本的學者。”
“學者”李諭一肚子狐疑。
小越平隆拿出一本書“此書是我寫的,由貴國之人翻譯成中譯本。”
李諭看了看書名,滿洲旅行記。
立刻猜到他是個日本派來調查中國的情報人員,不過硬要說成學者,似乎也過得去。
小越平隆說“我行走中國大地多年,能認出我身份的真是不多,閣下到底是誰”
李諭感覺沒必要藏著掖著“在下李諭。”
小越平隆一驚“原來是國師”
李諭說“國師一詞,恐怕用得不太對。”
小越平隆不是專門的間諜,很多地方有馬腳,但旋即笑道“幸虧尊下不是國師。”
李諭大體翻了翻手中這本書,嘆道“先生真是用心良苦。”
小越平隆道“先生的語氣有點奇怪,此書翻譯出來,想必對貴國也有幫助。如今想對東北有所了解,沒有勝過此書的資料。”
李諭問道“此書可否借我參閱”
小越平隆并不阻攔“帝師請便,能見到您,是我的榮幸。”
反正聽了好多次“榮幸”,但從日本人嘴里說出來,真是令人感慨。
這本書又名白山黑水錄,一聽名字就是說的滿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