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日本人搞諜報真是有兩下子。
此后,有一位英國軍官在參觀完書院后,聽到一位中國官吏感慨“1870年,德法戰爭之時,德國人了解法國的事情要比法國人詳細;而日本人了解中國,也勝過中國人對本國的了解。”
從東亞同文書院第一期學生到日本戰敗,書院以旅行等方式進行調查持續了45年,參加者達5000多人,旅行路線700多條,僅第5期42期學生的旅行線就高達676條,足跡遍及除西藏以外的中國所有省份。
個別的調查小組甚至遠達東南亞、俄國的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
堪稱世界最大的旅行調查。
旅行調查的內容無所不包,他們留下的旅行志就達32部、數十億字的調查報告書,其深度和廣度超過了建國前歷屆政府對中國的任何一次調查。
而旅行時間最長的一次,就是林出賢次郎的新疆調查旅行,共274天,他跋涉天山北路,直抵中俄邊境的尹犁。
其實是英日同盟成立之后,為了共同的利益,雙方約定合作調查俄國在遠東的勢力。
英方負責從印度到新疆西南之線的調查,日方調查從新疆尹犁到蒙古的庫侖之間的地區。
波多野養作同樣參與了此次調查,只不過路線與林出賢次郎不同。
一個走北線,一個走天山南線。
正是對國內的了解甚至超過中國人,他此后才能成為溥儀的隨從翻譯,順便成了一個安插在溥儀身旁的諜報人員。
林出賢次郎也是個狠人,進入東亞同文書院后,就三年多沒再回國,并留了清朝大辮子,看起來和中國人沒有什么兩樣。
林出賢次郎取出一柄西洋劍“這是昭雪學姐在擊劍部用的佩劍。”
近衛昭雪說“已經用不到了,你放回擊劍部吧。”
林出賢次郎說“我會好好保管,期待再次與昭雪學姐練習擊劍。”
近衛昭雪道“不必如此,只是身外之物。”
然后起身說,“我要離開了。”
林出賢次郎眼含熱淚“保重”
近衛昭雪走后,林出賢次郎抱起酒瓶就一飲而盡,一旁的波多野養作大驚“如此好酒,給我留點”
當李諭到達上海時,圣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與申報史量才一起找到了他。
卜舫濟說“已經有學員迫不及待想要北上京師,沒想到你回來得這么晚。”
李諭連忙道“抱歉,臨時去了一趟長沙。”
史量才說“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告示發布后,我們招到了一個非常優秀的人。”
李諭問道“能有多優秀”
史量才說“此人精通英文、日本、俄文及法文,并且懂得國際貿易與各國律法知識,簡直是個奇才”
李諭訝道“還真有這樣的人”
史量才說“當然我想她應該能成為最好的董事會秘書級的關鍵人物,并且還是個美麗的年輕女子。”
“啊”李諭更驚訝了。
史量才笑道“告示里說了,不會有性別區別對待,你不會不招吧”
李諭說“如果真是這樣,只怕浪費人才。”
史量才說“不去你那,才是浪費人才我帶你去見她,人才可不是什么時候都能找到的,現在全國上下,最缺的就是這樣的人千萬不能讓人捷足先登,搶走優秀人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