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笑道“我都說了,要看你們帶著我的發動機飛上天空。”
哥哥威爾伯來特說“實在想不到,您作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會看好我們的飛行試驗。”
李諭大體給他們也講了講萬戶的故事。
弟弟奧威爾來特說“原來幾百年前中國人就有這樣的夢想,我一直以為最初是達芬奇先生有飛行的想法。”
達芬奇也是個全才加奇人,在其手稿中的確設計有撲翼機,甚至還設計了直升機和降落傘。
感覺就像個穿越者。
牛頓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
雖然這句話開始針對的是胡克,但的確很有道理。
同樣適用于來特兄弟。
實際上在來特兄弟之前的幾十年間,已經有不少人在飛機結構、升力與阻力研究、穩定與操縱、滑翔飛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許多成果。沒有他們作為先驅,來特兄弟不可能成功。
來特兄弟興致勃勃地帶著李諭參觀了他們今天的飛機“飛行者1號”。
這架飛機看起來不算小,翼展有12米多,現代的戰斗機差不多十四五米。
不過起飛重量只有可憐的360kg。對比一下,殲15或者18的起飛重量高達30多噸。
如果是民航客機如波音737什么的,將會更高,直接超過50噸。
哥哥威爾伯來特看了看天氣“可以開始了。”
弟弟奧威爾來特拿出一枚硬幣,兩人用猜硬幣的方式最終決定由弟弟奧威爾首先駕駛。
奧威爾爬上飛機的下機翼,手中握著木制的操縱桿,對威爾伯說“哥哥,發動它吧”
是的,這架飛機并不能由一個人來發動,需要威爾伯在飛機下發動引擎然后推著它滑行起來。
這屬實有點不太合適。
李諭感覺有必要給他們介紹一下自己的電子打火系統。
用搖桿啟動汽車已經很不紳士了,搖桿啟動飛機真就是牛x上天。
手搖拖拉機直呼內行
但總體來說,經歷過這么多次的風洞試驗,飛機的姿態控制得還不錯。
速度起來后,威爾伯松開手,飛行者1號顫巍巍飛了出去。
好在這架飛機的推重比只有003,不然人力推飛機真搞不定。
飛行者1號僅僅飛了12秒鐘,在36米外落地。
然后換哥哥駕駛,飛了59秒,260米。
數據聽著還不如后世的翼裝飛行,不過作為人類第一次動力飛行,意義已經足夠。
兄弟兩個玩得興致勃勃,還想繼續試飛,但一陣狂風刮來,將飛機掀翻,受到了嚴重損傷,他們才不得不停止了飛行試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