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此前已經有人想要研究無線電傳播聲音的技術了,不過受限于現在信息傳遞緩慢,很多人并不知道。
而且想要傳遞聲音,勢必需要進行調制,而很多人壓根就沒想到過無線電的調制。
“調制”簡單點說就是無線電既然能夠以脈沖的形式模彷摩爾斯電碼向外發射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發射連續的電波,然后讓它的振幅隨著聲波的不規則變化而改變。
再通俗點理解,可以當作所謂的廣播與收音機。
當然它的用途可以很廣泛,還牽扯到加密、波段等等問題。
但真正影響無線電技術的還得是三極管,說一千道一萬,沒有三極管,無線電不可能真正壯大。
所以李諭之前申請的電子三極管基本是目前無線電發展最關鍵的一項專利。
后續很多技術都是基于此項專利繼續改進無線電。
歷史上第一次聲音的無線電廣播出現要到三年后。
但李諭想的比廣播還要遠,他想的是“無線電話”。
此前西屋電氣曾在偶然中實現過這項技術,不過那種叫做“機電式火花隙”的技術過于落后,因為它制造很復雜、功率很低,通信距離連十公里都不到,沒有任何商業價值。
說到底還是沒有電子三極管。
反正電子三極管真是個好玩意,在晶體管出現前,真的是張王牌。
特斯拉是懂調制的,他聽李諭講述了一會兒,就大體知道此事可行。
“我還要給你找個長久幫手。”李諭道。
“幫手”特斯拉問道。
“曾經在西屋電氣你的同事。”李諭說。
“費登森”特斯拉想起來了,“他是個技術天才。”
李諭點點頭“以后他就是我們自己人了。”
此前提到過他,費登森的經歷與特斯拉極為相近,最初也是在愛迪生的公司工作,然后進入威斯汀豪斯的西屋電氣。
費登森一生拿到過500多項專利,不過與眾多專利傍身的特斯拉一樣,他們幾乎成了別人的打工仔,并沒有成為有錢人。
還是那個原因,此時各大企業對于技術人才的重視程度并不足夠。
而李諭可是懂得人才對于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有多高。
費登森上次被威斯汀豪斯派來一起協助制造無線電設備,正好留在此處。
“無線電研究主管”費登森看著眼前的合同驚呼道,心中還是很有疑惑,“我了解過這樣的席位,不過您給的薪水是不是太高了”
李諭說“不僅薪水高,將來你還是公司高層,并且有股票分紅。”
費登森睜大眼睛,心中很快盤算了一下,即便不算分紅,每年至少七八千美元,放在如今的美國,也是前3的頂級高收入人群。
“我”費登森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
李諭笑道“怎么,莫非你在西屋電氣有違約金”
費登森說“那倒匛,我只怕難以稱得上如此高的待遇。”